一、节能标准到底指什么?
互联网行业节能标准,并非只盯着“少开几台服务器”那么简单,它是一套覆盖设备能效、数据中心设计、运维管理、碳排放核算的完整体系。国内目前并行三套权威文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40879-2021)
-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规范》(T/CA 301-2021)
- 《互联网数据中心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二、PUE值是不是唯一指标?
自问:PUE降到1.2就万事大吉?
自答:远远不够。PUE只衡量电力使用效率,而节能标准还考核:
- WUE(水利用效率):每千瓦时IT负荷消耗的水量,优秀值≤1.6 L/kWh。
- CER(碳排效率比):每千瓦时IT负荷对应的CO₂排放量,优秀值≤0.3 kg/kWh。
- IT设备负载率:服务器CPU平均利用率≥45%,避免“空转”。
三、数据中心如何一次性通过节能验收?
1. 选址:把“冷源”变成“资本”
优先选择年平均气温≤15℃、湿度40%-60%的区域,例如张北、乌兰察布,可节省20%-30%制冷用电。
2. 设计:模块化+液冷
- 采用微模块机房,按需扩容,避免过度建设。
- GPU训练集群直接部署冷板式液冷,单机柜功率密度可提升至45kW,风扇功耗下降70%。
3. 运维:AI调优+余热回收
部署AI节能系统,每5分钟自动调节冷水机组、精密空调设定值,全年再省8%-12%电量;将回水温度提升至50℃,通过热泵为办公区供暖,实现能源二次利用。
四、中小企业没预算怎么办?
自问:买不起液冷,就注定高能耗?
自答:三步低成本改造,同样能达标:
- 虚拟化整合:把分散的物理机迁移至超融合集群,利用率从10%拉到60%,电费立降50%。
- 冷热通道封闭:用PVC帘+盲板封闭通道,投入不到3万元,PUE可降0.15。
- 采购一级能效设备:服务器、UPS、空调全部选“一级能效”标签,生命周期内节省的电费远超溢价。
五、如何量化节能效果并对外披露?
按照《互联网数据中心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给出的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年度碳排放=(电力×电网排放因子)+(柴油×柴油排放因子)+(制冷剂泄漏×GWP值)
其中电网排放因子取最新省级数据,例如北京2023年为0.5257 kgCO₂/kWh。把计算结果写入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同步上传至工信部绿色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即可获得官方背书。
六、未来三年节能标准会怎么变?
- 2025年起,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准入门槛将收紧至1.15;
-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不低于30%,否则拿不到能评批复;
- 引入碳足迹标签,类似家电能效标识,用户可一键查询云服务背后的碳排。
七、常见误区与纠正
| 误区 | 纠正 |
|---|---|
| 把节能当一次性项目 | 建立PDCA循环,每年复核能效指标 |
| 只看电费,忽略水费 | 水费占OPEX的8%-12%,WUE必须纳入KPI |
| 盲目追求低温机房 | 服务器进风温度可放宽至27℃,每提升1℃省电2%-4% |
八、工具包:一键自查清单
复制以下清单,每月打分,低于80分立即整改:
- □ UPS负载率≥40%
- □ 机房正压维持在5-10Pa,防止热空气回流
- □ 冷却水系统温差≥5℃,避免小流量大温差低效运行
- □ 服务器BIOS开启节能模式(C-states、P-states)
- □ 废旧硬盘、主板交由具备e-Stewards认证机构回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