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西北重镇,正在悄悄酝酿一场数字化浪潮。很多人把视线投向北上广深,却忽略了兰州在政策、人才、成本、场景上的独特优势。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拆解兰州互联网的真实潜力。

兰州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红利有多大?
甘肃省“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把兰州新区列为**国家级数据灾备中心**,三大运营商在此布局骨干节点,带宽成本比东部低30%。
2023年兰州市政府发布《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年营收首次突破1亿元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并返还当年地方经济贡献的50%。
**中小企业最关心的税收**:入驻兰州高新区软件园的互联网企业,前三年企业所得税全免,第四至第五年减半征收。
兰州本地高校能否持续输送互联网人才?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三所高校每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超过**8000人**,其中约40%原本计划外流。随着字节跳动、华为、海康威视在西固区设立研发中心,**本地留存率已提升到58%**。
政府与高校共建的“兰州数字经济学院”2024年秋季开始招生,采用**企业导师+真实项目**的培养模式,毕业即签约本地企业。
兰州的生活与办公成本到底低到什么程度?
以城关区甲级写字楼为例,租金每天每平方米**1.8元—2.5元**,相当于北京望京的1/7。
程序员平均月薪**6500元—9000元**,比成都低25%,比西安低15%。
**住宿成本**:高新区人才公寓单人间月租**500元**,拎包入住,前六个月免租。
兰州有哪些独特的互联网创业场景?
1. **丝路电商**:依托兰州铁路口岸,跨境电商B2B出口通关时间压缩至6小时,2023年交易额同比增长**210%**。
2. **文旅数字化**:黄河楼、水墨丹霞等景区全部上线小程序预约,节假日高峰时段**70%门票**通过线上售出。
3. **农业SaaS**:皋兰县已有86家合作社使用本地开发的“高原夏菜供应链系统”,将蔬菜损耗率从12%降到**3%**。
兰州的融资环境真的那么匮乏吗?
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两支政府母基金规模合计**60亿元**,子基金已投项目中有17个为互联网领域。
2023年本土企业“丝路互联”完成A轮**5000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甘肃金控,打破了“兰州项目出不了省”的魔咒。
**天使轮平均估值**:兰州本地项目比同赛道东部项目低20%,但投资人普遍反馈**用户增长数据更扎实**。

兰州互联网创业的三大坑在哪里?
• **流量思维惯性**:照搬一二线烧钱打法容易水土不服,本地用户更认**熟人推荐+线下体验**。
• **供应链距离**:除生鲜冷链外,硬件打样仍需寄往深圳,周期增加3—5天。
• **政策兑现周期**:部分补贴需等项目落地运营满一年后申报,现金流紧张团队要提前预留**6个月资金**。
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兰州互联网赛道
1. 跨境直播基地
兰州新区已建成4万平方米保税仓+20个直播间,面向中亚俄语区销售3C、服饰,单场GMV突破**80万美元**。
2. 新能源充电桩运营SaaS
甘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两年增长3倍,但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足15%。本地团队“陇电云”通过动态定价算法将利用率提升到**42%**。
3. 清真食品溯源平台
利用区块链把阿訇屠宰、冷链运输、商超上架全流程上链,已获**马来西亚JAKIM认证机构**试点合作。
如何零成本验证兰州市场?
第一步:用**微信社群**做MVP测试,兰州本地垂直社群(如“兰州宝妈闲置转让”)活跃度极高,200人小群即可跑出首批付费用户。
第二步:申请**兰州创业孵化基地**的免费工位,最长可使用6个月,水电网全免。
第三步:参加**“黄河创客秀”**路演(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即使没有拿到投资,也能获得本地媒体的免费报道。

写在最后
兰州的互联网故事不是“下一个成都”,而是**在成本洼地里长出高毛利模式**。当东部创业者为流量焦虑时,兰州的创业者正在用更低的试错成本验证商业闭环。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政策友好、人才稳定、场景独特**的创业起点,兰州值得一张机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