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结构特点_网络层级如何划分

新网编辑 26 0

中国互联网总体格局:一张“三级阶梯”地图

很多人以为“上网”就是连一根光纤,其实在中国,数据要先爬过三级阶梯:骨干网、省网、城域网。每一级都有专属运营商、专属路由策略,甚至专属政策。

中国互联网结构特点_网络层级如何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阶梯:骨干网——谁才是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

1. 三大运营商的“三国杀”

  • 中国电信163:最早一张全国网,国际出口最多,南方用户首选。
  • 中国联通169:北方宽带霸主,与网通合并后形成“联通北、电信南”格局。
  • 中国移动CMNET:后来者,用4G/5G反向包抄固网,流量占比已超30%。

2. 国家级交换中心NAP

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核心NAP点,跨省流量必须在此“通关”。这也解释了为何同省访问飞快、跨省延迟飙升


第二阶梯:省网——“省内高速”与“省际关卡”

省网如何分流?

每个省自建IDC集群,热门内容提前下沉。例如,抖音在天津、重庆、成都布点,华北用户刷到的视频基本不出省。

跨省流量为何贵?

运营商之间结算按95峰值计费,省际链路成本是省内链路的3~5倍,因此晚高峰跨省视频会卡顿。


第三阶梯:城域网——最后一公里“毛细血管”

光纤到户FTTH的三种形态

  1. 一级分光:独享带宽,成本高,政企专线常用。
  2. 二级分光:小区光交箱分光,家庭主流,晚高峰可能掉速。
  3. 三级分光:农村或老旧小区,多用户共享,延迟抖动大。

5G回传如何改变城域网?

5G基站需要10Gbps以上回传,运营商把CU/DU分离,把流量先拉到边缘MEC节点,再进省网,减少骨干压力。


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九把“钥匙”在哪里?

全国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青岛、厦门、哈尔滨、昆明九座城市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 问:为什么东北访问美国比西南快? 答:哈尔滨经日本NEC海缆直达美国西海岸,时延约120ms;昆明需绕行广州,时延160ms以上。

中国互联网结构特点_网络层级如何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分发网络CDN:如何绕过“三级阶梯”

CDN节点部署逻辑

  • 一级节点:北上广深,直连骨干,缓存全网热点。
  • 二级节点:省会及计划单列市,覆盖80%用户。
  • 三级节点:区县机房,缓存本地热门,如地方新闻、短视频。

运营商自建CDN vs 第三方CDN

电信“天翼云CDN”在163网内零结算,延迟比第三方低20~30ms,但只能服务本网用户。


IPv6改造:三级阶梯的“换轨工程”

截至2023年底,中国IPv6活跃用户已超7.5亿,但骨干层面仍有双栈瓶颈问:为何IPv6有时比IPv4慢? 答:部分省网IPv6流量需绕行北京NAP,而IPv4可走本地直连。


未来演进:从“三级阶梯”到“云边端一体”

运营商正在试点算力网络,把省网IDC、城域网MEC、基站BBU池化,用户请求就近计算。 亮点: - 上海电信已实现1ms入云,游戏延迟降至个位数。 - 广东移动在东莞试点算力路由,根据业务类型动态选择路径。


给站长的三点实战建议

  1. 选机房先看省网出口:同省用户占比高,优先选本地IDC,避开跨省。
  2. CDN要双备案:域名需在接入商与CDN两端同时备案,否则跨省节点会被强制下线。
  3. 监控“晚高峰省际时延”:用全国拨测节点,每周抓包分析,发现瓶颈立即切换备用链路。
中国互联网结构特点_网络层级如何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