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互联网创业还热吗?
先给出答案:依然热,但玩法变了。流量红利见顶、监管趋严、资本谨慎,看似门槛提高,实则把“投机分子”筛掉,留下真正懂用户、懂技术、懂商业的团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现在仍有人能“逆袭”?
1. 需求细分到“毛细血管”
过去一个App解决“衣食住行”就能估值十亿;今天,“给宠物做汉服租赁”、“为银发族做语音社交”反而跑出小独角兽。市场逻辑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
2. 技术平权降低试错成本
- 低代码平台:两周上线MVP
- 云原生:服务器成本降到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 AIGC:一个人也能做内容工厂
哪些赛道还有增量?
AI原生应用
不是简单“+AI”,而是AI即产品。例如:用多模态大模型做“虚拟伴侣”,付费率比传统社交高3倍。
跨境DTC品牌
国内供应链+海外独立站+TikTok投流,毛利率可达60%,远高国内电商内卷。
银发经济2.0
60后网民破1.5亿,他们愿为健康、社交、精神消费买单。老年版Keep、老年版小红书都在悄悄融资。
---新手如何验证方向?
三步法:低成本试错
- 找痛点:潜入50个垂直社群,记录高频吐槽
- 做MVP:用Notion+微信群+人工服务跑通闭环
- 看数据:7天内付费率>5%再考虑开发App
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
误区一:迷信“风口”
2023年Web3、2024年AIGC,追风口的多数成了“学费”。风口是给有积累的人准备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误区二:盲目烧钱投流
现在获客成本是五年前的5倍,先做私域种子用户,再考虑放量。
---未来三年,哪些能力最值钱?
- 数据敏感度:能用SQL跑数,比PPT更能说服投资人
- 跨文化沟通:跨境团队管理是下一个稀缺技能
- AI调教力:会写Prompt的工程师薪资翻三倍
给犹豫者的三个建议
1. 用副业验证:白天上班,晚上跑一个AI小程序,三个月后再决定All in
2. 找“反共识”需求:当所有人讨论大模型时,你去研究“如何用AI帮小工厂省电”
3. 加入小圈子:付费进优质社群,信息差就是第一桶金
互联网创业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副面孔。2024年值得入局,但值得“聪明人”入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