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结构重塑的大背景下,传统能源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很多从业者都在问:传统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怎么做?传统能源企业如何降本增效?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高频疑问,拆解落地路径与实战案例,帮助企业在存量市场中找到增量突破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传统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怎么做?
1.1 先厘清“转什么”——业务、数据、组织三大维度
- 业务数字化:把勘探、开采、炼化、运输、销售五大环节搬到线上,实现端到端可视。
- 数据资产化:将原本散落在DCS、PLC、ERP、CRM里的数据统一入湖,建立主数据标准。
- 组织敏捷化:打破“科层制”,成立跨部门的“数字作战室”,让IT与OT真正握手。
1.2 再解决“怎么转”——五步闭环法
- 顶层设计:由董事长牵头,制定“数字愿景+路线图+KPI”,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
- 场景切入:优先选择“高频、高耗、高风险”场景,如炼化装置的预测性维护。
- 技术选型:边缘计算+工业PaaS+AI算法组合,既满足毫秒级响应,又兼顾模型迭代。
- 数据治理:建立“采、存、管、用”闭环,用Data Catalog解决“同名不同义”顽疾。
- 价值验证:3个月内跑通ROI模型,6个月内复制到同类装置,12个月内横向扩展。
1.3 典型案例:某油田“数字孪生”落地实录
该油田在2022年启动数字孪生项目:
- 通过3D激光扫描把2000口井、150座站库建模,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 接入1.2万点/秒的实时数据,训练出抽油机故障预测模型,停机时间下降37%;
- 用VR培训新员工,培训周期从15天缩短到3天,安全事故率归零。
二、传统能源企业如何降本增效?
2.1 降本:从“省一度电”到“省一条链”
- 能耗对标:建立装置级能效基准库,发现某炼厂常减压装置能耗比行业标杆高8%,通过优化换热网络,年省天然气1200万方。
- 库存共享:把集团内6家炼厂的备品备件数据打通,库存资金占用下降22%,缺料停机次数减少一半。
- 物流优化:用AI算法规划成品油运输路径,单车日均里程提升11%,全年节省运费超8000万元。
2.2 增效:从“人找数据”到“数据找人”
- 智能排产:基于需求预测与装置健康度,动态调整加工方案,某炼厂高附加值产品收率提升1.8%,年增利2.3亿元。
- 数字巡检:无人机+AI视觉识别管道腐蚀,巡检效率提升6倍,漏检率降至0.1%。
- 客户画像:整合加油站POS、车联网、第三方支付数据,精准推送优惠券,单站日均销量提升5.6%。
三、常见误区与破解之道
3.1 误区一:把“上云”当成“数字化”
破解:云只是基础设施,真正的价值在于用数据驱动业务闭环。
3.2 误区二:盲目追求“大而全”平台
破解:先打“小而美”的场景战,用速赢案例换取高层持续投入。
3.3 误区三:忽视一线员工“数字抗拒”
破解:建立“超级用户”机制,让班组长成为数字化布道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四、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三大技术变量
- 边缘智能:随着5G+TSN网络成熟,毫秒级控制闭环将在炼化高危场景大规模落地。
- 生成式AI:利用大模型自动生成设备故障诊断报告,工程师人均效率提升40%。
- 碳管理区块链:实现从原油开采到加油站全链条碳足迹追溯,满足欧盟CBAM合规要求。
五、自问自答:企业如何迈出第一步?
Q:预算有限,先投哪里?
A:选“一台关键设备+一个高频场景”,比如对锅炉给水泵做预测性维护,投入50万元,半年内回收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数据质量差,如何破局?
A:用“数据体检+根因分析”双轮驱动,先量化脏数据成本,再建立“数据主人”责任制。
Q:组织阻力大,怎么办?
A:把数字化指标写进“一把手绩效合同”,同时设立“数字化创新基金”,让基层员工分享节省成本的20%。
当传统能源企业把数字化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降本增效就不再是口号,而是可量化、可复制的组织能力。下一步比拼的,是谁能更快把数据变成现金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