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站不被收录?先弄清搜索引擎的“门槛”
很多站长在后台盯着“抓取频次”却迟迟看不到“索引量”上涨,原因往往卡在三个环节:可发现、可抓取、可索引。只要其中一环掉链子,页面就无法进入索引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可发现:蜘蛛根本不知道你的URL存在,常见于没有外链、没有sitemap、robots屏蔽。
- 可抓取:蜘蛛来了却被重定向、死链、JS渲染挡住,空手而归。
- 可索引:内容重复、质量低、页面速度过慢,导致蜘蛛“看了一眼就走”。
如何提升网站收录量?先诊断再动手
第一步:用GSC和日志双向验证
打开Google Search Console的“覆盖率”报告,把“已发现但未索引”的URL全部导出;再下载最近7天的服务器日志,用Python或Shell脚本过滤出404、301、500状态码。两表交叉,就能精准定位“蜘蛛来过却没带走”的页面。
第二步:解决“可发现”问题
- 主动推送:百度站长平台的API推送、必应的IndexNow,把新URL在1分钟内提交给搜索引擎。
- 外链引导:在高权重论坛、问答、行业博客留下纯文本链接,蜘蛛会顺着URL爬进来。
- 更新sitemap:每天凌晨用脚本自动生成最新sitemap.xml,并在robots.txt里声明路径。
内容质量:搜索引擎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页面?
自问:我的页面和TOP结果相比,信息增量在哪里?
自答:如果答案只是“我排版更好看”,那大概率不会被优先收录。信息增量才是核心:数据更新、观点对立、案例独家、工具可下载。
- 数据更新:引用最新的行业白皮书,并给出可视化图表。
- 观点对立:把主流观点A和争议观点B并列,给出实测结果。
- 案例独家:用自家产品的真实后台截图,展示优化前后对比。
- 工具可下载:附上一键计算的Excel模板,提升页面停留时长。
技术细节:让蜘蛛“无感”通过
速度优化:TTFB < 200ms
用WebPageTest测试首字节时间,如果超过200ms,优先检查:
- 数据库慢查询:开启MySQL慢日志,把超过1秒的SQL加索引。
- PHP-FPM进程数:根据CPU核数动态调整pm.max_children。
- CDN缓存规则:静态资源设置30天缓存,HTML设置1小时。
重复内容:canonical与301组合拳
电商站最常见:同一商品多色多尺码生成大量重复URL。做法:
- 用canonical指向主商品页。
- 历史收录的重复URL做301到主URL。
- 在参数URL加meta robots noindex,follow,防止权重分散。
内链策略:把蜘蛛“留”在站内
自问:蜘蛛抓取深度停留在第几层?
自答:日志里看“URL层级/目录深度”字段,如果超过70%的抓取都在三层以内,说明深层页面缺乏入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面包屑:每篇文章都加上“首页 > 分类 > 子分类 > 文章名”,让蜘蛛顺着层级往下爬。
- 上下文推荐:在文章底部插入“相关阅读”,锚文本用目标关键词,而非“点击这里”。
- 旧文更新:每季度把一年前的文章重新编辑,加最新数据,再推送到首页“最新更新”区块。
实战案例:三个月把索引量从1万提升到8万
背景:某B2B站点,产品页+资讯页共20万,但索引量长期卡在1万。
- 诊断:日志发现蜘蛛每天只抓首页和一级分类,深层URL无入口。
- 方案:在首页增加“热门产品”区块,每8小时随机轮换100个深层产品;资讯页底部加“相关产品”内链。
- 结果:两周后抓取深度从2层提升到5层;三个月后索引量涨到8.3万,其中新增产品页占60%。
常见误区:别再踩这些坑
- 误区1:提交越多越快收录——百度API推送每天限额,过量提交会触发反作弊。
- 误区2:外链数量优先——一条高权重edu外链胜过100条论坛签名。
- 误区3:只要原创就能收录——原创但无搜索需求的内容,照样不被索引。
下一步行动清单
- 今晚导出GSC“未索引”URL,用日志交叉分析。
- 明早更新sitemap并手动推送到各站长平台。
- 本周内给所有产品页加上canonical和面包屑。
- 下月用Screaming Frog跑一次全站,检查重复Title。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