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医疗从“挂号工具”到“数字医院”的跃迁,只用了不到十年。面对万亿级市场,创业者最关心两件事:怎么赚钱?怎么才能合规上线?本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拆解盈利模式与牌照申请两大核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互联网医疗到底靠什么赚钱?
答案:不是靠单一收费,而是“组合拳”。主流盈利路径可拆成五大模块,彼此叠加后利润才能滚雪球。
1. 在线问诊:流量入口也是现金流
- 按次付费:图文/语音/视频单次收费,平均客单价25-60元,平台抽佣20%-30%。
- 会员订阅:年费199-399元,含不限次数问诊+体检折扣,复购率可达65%。
- 企业EAP:向B端打包出售心理咨询,客单价10万-50万/年。
2. 电子处方与药品电商:毛利最高的环节
处方药外流政策放开后,药品差价+配送费成为盈利大头。
- 平台与药企议价,平均进销差15%-25%。
- 慢病续方用户年均购药6-8次,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超1500元。
- 自建药房需GSP认证,第三方合作可省却仓储投入。
3. 健康消费分期:金融杠杆撬动高客单
医美、口腔、辅助生殖等高价项目,平台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分成,利率差+导流费贡献8%-12%营收。
4. 保险联合定制:数据变现的终极形态
用问诊数据反向设计带病体保险,平台赚取首年保费20%-30%的渠道费,同时获得长期数据资产。
5. SaaS与云药房:向中小诊所“卖水”
为线下机构提供电子病历、医保结算接口,年费制+抽成,单家诊所贡献2万-5万元/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互联网医院牌照申请条件是什么?
答案:核心是三张证+两类实体+一套系统。
1. 三张必备许可证
| 证件名称 | 发证部门 | 关键门槛 |
|---|---|---|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省级卫健委 | 诊疗科目需含“互联网诊疗”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 省级药监局 | 至少两名药学本科人员 |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 | 公安机关 | 三级等保(非三级不可上线) |
2. 两类实体要求
- 依托实体医院:可为自建、收购或合作,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资质,合作期限不少于5年。
- 独立设置互联网医院:需全资控股线下实体医疗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
3. 一套系统:必须对接省级监管平台
系统功能需覆盖实名认证、病历留痕、处方追溯、数据上报,接口文档由各省卫健委单独发布。
常见申请误区与避坑指南
误区一:用“健康管理公司”直接申请
解答:健康管理公司经营范围不含诊疗,无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必须先变更公司名称为“XX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
误区二:租用三级等保测评报告
解答:测评报告需与系统名称、IP地址一致,租用报告会被现场核查打回,建议自建机房或选用合规云厂商。
误区三:忽略医生多点执业备案
解答:互联网医院聘用的执业医师,必须在其主要执业机构办理多点执业备案,否则处方无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4年新政策动向
国家卫健委在《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两条红线:
- 禁止AI自动生成处方,所有处方需由执业医师确认。
- 禁止先购药后补方,处方必须在购药前完成。
提前改造系统,可避免上线后二次整改。
如何测算盈利模型?
以某二线城市独立互联网医院为例:
- 日均问诊量:800单(会员+按次)
- 电子处方转化率:45%
- 药品客单价:180元
- 年营收=问诊收入(800×365×0.7×30元)+药品收入(800×365×0.45×180×0.2)≈1.02亿元
- 扣除医生成本、服务器、推广费用后,净利率约12%-15%。
结语
看懂盈利模式,才知道资源该投向问诊、药品还是保险;吃透牌照规则,才能避免“上线即下架”。把两件事同时做对,剩下的交给时间与精细化运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