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做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到底要经历哪些环节?答案是:需求洞察→合规评估→原型验证→技术落地→灰度上线→持续迭代。下面把每一步拆给你看,照着做就能少走弯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需求洞察:先找痛点,再谈模式
为什么90%的金融产品死在第一步?因为把“想做”当成了“用户需要”。
- 用户访谈:找30位目标用户,问他们最近三次借钱/理财/支付的场景,记录时间、金额、情绪。
- 竞品拆解:把头部App的注册、KYC、放款、还款路径截图,用流程图还原,找出可优化的节点。
- 数据验证:用百度指数+微信指数交叉验证关键词热度,确认需求不是伪风口。
做完这三步,你会得到一张“用户痛点地图”,上面标着高价值场景和可切入的空白点。
合规评估:别让法务在上线前一夜打回
哪些红线必须提前画?
- 牌照:网络小贷、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缺一个都别碰对应业务。
- 利率:IRR年化不超过36%,前端展示用“综合年化成本”而非“日利率”。
- 数据:用户征信查询必须拿到授权,且授权文案不能藏在协议第20页。
建议:立项第一周就把合规清单发给法务,每周五对一次进度,避免技术做完再改。
原型验证:用低保真省掉80%开发成本
怎么在7天内验证核心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工具 | 用途 | 成本 |
|---|---|---|
| Figma | 画注册-授信-放款三页核心流程 | 免费 |
| 腾讯问卷 | 投放给100位种子用户测试理解度 | 50元红包 |
| 飞书表格 | 记录每一步的跳出率 | 免费 |
如果“授信页”跳出率>40%,立刻回炉改文案和交互,别等开发。
技术落地:从MVP到可扩展架构
技术选型怎么不踩坑?
- 账户系统:直接用银行二类户API,别自建,省掉1000万合规成本。
- 风控引擎:接入同盾+百融双数据源,规则先跑线下数据验证准确率。
- 放款通道:对接银联代付,单笔限额5万,T+1到账,满足早期需求。
开发节奏:2周做MVP,1周联调,1周压测,用Jira把任务拆到人/天。
灰度上线:先放1000人,再放大
灰度策略怎么定?
- 用户分群:按城市等级+授信评分分三层,每层300人。
- 监控指标:放款成功率、首日逾期率、客服进线率,设阈值自动报警。
- 回滚方案:一旦出现放款失败>5%,立刻切回白名单模式。
经验:灰度期间每天开15分钟站会,看数据面板,比写周报高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持续迭代:用数据驱动增长
上线后做什么?
- A/B测试:把“立即借款”按钮从蓝色改成橙色,点击率提升12%。
- 用户分层:把授信通过但未借款的用户推免息券,转化率从8%到21%。
- 风控迭代:每月跑一次Vintage分析,调整准入评分卡阈值。
关键:把迭代节奏固定为“双周小版本+季度大版本”,让团队有预期。
避坑清单:前人踩过的雷
哪些错误可以提前避免?
| 错误场景 | 后果 | 预防方案 |
|---|---|---|
| 未做渠道包加固 | APK被二次打包,羊毛党狂刷 | 上线前用360加固+签名校验 |
| 忽略贷后催收 | M3逾期飙到15% | 第1天开始对接催收系统 |
| 埋点不全 | 无法定位流失环节 | 用GrowingIO做无埋点+代码埋点双保险 |
资源包:直接拿去用
有哪些工具能加速?
- 合规查询:央行官网“金融牌照信息”专栏,输入公司名即可查。
- 原型模板:Figma社区搜“Finance App UI Kit”,免费下载。
- 数据看板:用Metabase连MySQL,10分钟搭好放款日报。
照着这份流程跑,从立项到上线最快45天,比行业平均缩短3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