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_如何选择合适方案

新网编辑 15 0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主流厂商全景扫描

在回答“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之前,先厘清“平台”与“解决方案”的区别:平台是底座,解决方案是应用。当前国内活跃的平台大致分为四类:

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_如何选择合适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工业巨头自建型: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徐工汉云,依托母公司的产线经验,对离散制造场景理解深。
  • ICT厂商延伸型:华为FusionPlant、阿里云supET、腾讯云WeMake,擅长云原生、大数据与AI算法,生态伙伴多。
  • 垂直行业深耕型:宝信软件(钢铁)、东方国信(能源)、朗坤智慧(化工),在单一行业沉淀了可复制的机理模型。
  • 初创技术驱动型:寄云、黑湖智造、蘑菇物联,聚焦中小工厂轻量级SaaS,上线周期短、付费门槛低。

二、如何选择合适方案?五步决策框架

面对上百个平台,“如何选择合适方案”成了CIO最头疼的问题。以下五步可快速缩小范围:

1. 明确业务优先级:先止血再创新

自问:当前最痛的点是设备停机、质量波动还是订单交付?
若停机损失最大,优先选预测性维护模块成熟的平台;若订单交付拖期,则看APS高级排产能力。

2. 评估IT/OT融合深度:别让数据孤岛再现

要点排列:

  • 协议支持:是否原生支持OPC UA、Modbus、MQTT?
  • 边缘网关:有无ARM/X86双架构边缘盒子,能否本地缓存7天以上?
  • 数据模型:是否提供行业包(如切削机床主轴振动包)?

3. 计算TCO:别只看License,还要看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常出现在:

  1. 二次开发人天(有的平台按“人/时”计费,比License还贵)
  2. 专属云租赁(部分厂商强制使用其公有云,带宽费用翻倍)
  3. 专家驻场(高端算法调优需原厂博士,差旅按日计费)

4. 验证POC:三个月跑出可量化ROI

POC成功标准:

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_如何选择合适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关键KPI提升≥10%(如OEE、一次合格率)
  • 数据完整性≥95%(边缘到云端丢包率<1%)
  • 用户活跃度≥60%(车间班组长每日登录次数)

5. 锁定退出条款:防止被“深度绑定”

合同必须写明:

  • 数据可导出格式(CSV/Parquet)
  • 模型可离线运行(Docker镜像交付)
  • 源代码托管第三方(如中国信通院)

三、实战案例:从“选平台”到“用平台”的避坑指南

案例A:汽车零部件厂的“轻量级”路径

背景:年产值5亿元,200台CNC机床,IT团队仅6人。
选型结果:采用蘑菇物联“云+边”SaaS,理由:

  • 两周完成机床联网,无需改造PLC程序
  • 按点位订阅,单台年费低于机床保养费1%
  • 内置刀具寿命预测模型,三个月节省刀片采购费18万元

案例B:化工集团的“重资产”路径

背景:年产值300亿元,DCS系统来自霍尼韦尔、西门子、横河三家。
选型结果:自建“集团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理由:

  • 数据主权要求极高,必须私有化部署
  • 与现有APC先进控制打通,需深度定制PID参数回写
  • 五年TCO虽高,但避免每年向云厂商支付千万级租赁费

四、未来三年竞争格局预判:谁会被淘汰?

自问:平台会不会像共享单车一样一地鸡毛?
答案取决于三个变量:

  1. 盈利模型:仅靠政府补贴的项目型收入不可持续,订阅收入占比需>40%
  2. 行业Know-how:没有机理模型的“空平台”将在价格战里出局
  3. 信创适配:2025年前未完成鲲鹏、麒麟、统信兼容认证的厂商,将失去国企订单

一句话:工业互联网平台竞争已从“功能齐全”转向“场景深耕+商业闭环”,选平台就是选未来五年的合作伙伴,慢决策比快签约更重要。

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_如何选择合适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