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市场现状:需求为何持续升温?
全球“双碳”战略让轻量化材料站上风口,**铝合金凭借密度低、强度高、回收率可达95%**的特性,成为汽车、光伏、3C产品共同追逐的“绿色金属”。2023年全球原铝产量约6900万吨,其中**63%被加工成铝合金材**,中国市场占比接近55%。需求端最直观的信号是:一辆新能源车平均用铝量已突破210 kg,比传统燃油车高出近一倍。

未来五年,哪些赛道将拉动铝合金增量?
1. 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与一体化压铸
特斯拉、蔚来、小鹏纷纷采用**6000系高强铝合金**做电池包下壳体,减重同时提升热管理效率。一体化压铸技术把原本70个零部件缩减为1个,**单车铝耗再增30 kg**。预计到2028年,全球新能源车产量突破4500万辆,对应**新增铝需求1200万吨**。
2. 光伏边框与储能:从“可选”到“标配”
光伏组件边框传统用钢,但钢易锈蚀、安装重。铝合金边框**寿命可达30年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40%**。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500 GW,按1 GW需0.9万吨边框铝材计算,**仅此一项就带来450万吨需求**。储能电池包也开始复制汽车思路,铝制水冷板渗透率2027年将达60%。
3. 航空航天与3D打印:高端合金的国产替代
C919大飞机机身铝材占比65%,其中**2系、7系高强铝合金长期依赖进口**。随着国产大飞机批量交付,**高端铝合金国产化率有望从35%提升至70%**。3D打印用AlSi10Mg粉末年增速超25%,航天器复杂构件减重15%以上。
供给端:产能扩张与绿色冶炼如何平衡?
中国电解铝产能“天花板”4500万吨已触及红线,新增产量只能依赖**再生铝与海外布局**。2023年国内再生铝产量950万吨,占铝总供给20%,**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升至35%**。同时,中铝、宏桥在印尼、几内亚的**水电铝项目**陆续投产,既绕开碳关税,又锁定低成本能源。
价格与利润:铝价会长期高位吗?
自问:铝价上涨的核心驱动是什么? 答:能源成本+碳排放溢价。 欧洲天然气价格每上涨1美元/百万英热,电解铝成本抬升45美元/吨;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全面实施后,**高碳铝将被征收约70欧元/吨碳税**。多重因素叠加,**伦铝中枢价格预计维持在2200–2600美元/吨区间**,拥有水电、光伏电力的绿色铝厂将享受**每吨200–300元超额利润**。

技术突破:哪些工艺将颠覆行业?
- **无碳电解槽**:力拓与苹果合作的ELYSIS技术,排放氧气而非CO₂,2027年商业化后吨铝减碳1.5吨。
- **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超锂电3倍,适合重卡长途场景,2025年示范运营规模或达1 GWh。
- **废铝保级回收**:通过激光光谱分选+真空脱漆,**再生铝成分可媲美原铝**,每吨节电1.3万度。
区域竞争:东南亚会成为下一个“铝谷”吗?
印尼拥有全球22%的铝土矿储量,电力成本仅0.035美元/度,吸引魏桥、南山等龙头投建**年产400万吨氧化铝+100万吨电解铝**的园区。马来西亚则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再生铝熔炼,**2025年出口至美国的再生铝棒关税为零**,直接冲击中国出口份额。
投资地图:产业链哪些环节最具吸引力?
| 环节 | 2023毛利率 | 2028预期毛利率 | 关键变量 |
|---|---|---|---|
| 再生铝熔炼 | 12% | 18% | 保级回收技术普及 |
| 汽车压铸件 | 22% | 28% | 一体化压铸渗透率 |
| 航空中厚板 | 35% | 42% | 国产大飞机放量 |
风险清单:投资者必须警惕的变量
1. 美联储加息周期延长→美元走强→伦铝承压; 2. 印度、越南加速电解铝投产→**全球过剩量或达300万吨**; 3. 技术替代:碳纤维成本跌破15美元/kg,或侵蚀高端铝材份额。
企业案例:云海金属如何靠“镁铝结合”突围?
云海金属将镁合金的轻与铝合金的强融合,推出**铝镁复合电池托盘**,比纯铝件再减重8%,已获宁德时代2024-2027长单。其巢湖基地布局**年产30万吨再生铝+10万吨镁合金**,绿电占比80%,**吨碳排放低于行业均值2.1吨**,成为宝马、沃尔沃的“零碳供应链”标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