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国金融互联网普及率?
全国金融互联网普及率指的是**在一国范围内,能够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成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它不仅包含网上银行、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还涵盖数字信贷、互联网保险、线上证券开户等场景。央行最新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这一指标已达**87.3%**,连续五年保持全球领先。普及率为何能一路攀升?
### 1. 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 - **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超过99%,4G网络覆盖率接近100%,5G基站数占全球六成以上。 - **“村村通”工程**让偏远地区居民第一次用上了智能手机,扫清了物理障碍。 ### 2. 政策组合拳持续加码 -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22-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金融互联网普及率突破90%”。 - **央行降准资金定向**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改造,降低中小机构技术升级成本。 ### 3. 超级App的生态虹吸效应 - **支付宝、微信支付**把支付、理财、信贷、保险装进一个入口,用户迁移成本趋近于零。 - **“小程序”轻量级模式**让县域小商户也能零代码上线,成为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 ---区域差异到底有多大?
自问:东西部差距缩小了吗? 自答:差距在缩小,但**“数字鸿沟”**依旧存在。 | 地区 | 普及率 | 主要短板 | |---|---|---| | 长三角 | 94.8% | 场景饱和,增长放缓 | | 珠三角 | 93.1% | 外来人口金融服务覆盖不足 | | 西部某省 | 79.4% | 语言障碍、金融素养偏低 | **亮点做法**:四川凉山州通过“彝汉双语”短视频科普,半年内普及率提升11个百分点。 ---哪些人群仍被“挡在门外”?
### 1. 老年群体 - **痛点**:操作复杂、害怕诈骗。 - **破局**:银行推出“长辈模式”,字体放大至18号,关键步骤语音播报。 ### 2. 农村妇女 - **痛点**:手机多为丈夫掌控,缺乏独立账户。 - **破局**:妇联联合网商银行发放“乡村振兴巾帼贷”,人脸识别即可开户。 ### 3. 小微企业主 - **痛点**:缺抵押、缺流水。 - **破局**:税务数据直连贷款模型,**“以税定贷”**最快3分钟到账。 ---如何进一步提升普及率?
### 策略一:降低认知门槛 - **金融知识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试点**,江苏、浙江已开课。 - **抖音、快手“1分钟金融课堂”**累计播放超200亿次。 ### 策略二:强化数据安全 -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试行办法》**年内落地,违规机构最高罚款营收5%。 - **“人脸识别+数字水印”**双重防伪,诈骗率下降62%。 ### 策略三:深耕细分场景 - **“医保电子凭证”**覆盖90%三甲医院,挂号缴费一键完成。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离线支付,解决地下停车场信号盲区难题。 ---未来三年三大预测
1. **普及率将突破92%**,剩余缺口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 2. **AI客服替代率**将达80%,人工坐席转型为“金融健康顾问”。 3. **跨境金融互联网普及**成为新战场,粤港澳大湾区试点“三地钱包互通”。 ---给普通人的三点行动建议
- **每月做一次“数字体检”**:检查手机银行、支付软件是否为最新版本,关闭非必要授权。 - **学会用“央行征信中心”微信小程序**:免费查信用报告,发现异常30天内可申诉。 - **参与一次“金融教育基地”线下活动**:全国已有2100个免费场馆,可模拟股票交易、反诈演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