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直播、短视频全面渗透的今天,不同年龄层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金主”?本文用最新公开数据拆解互联网消费年龄分布,并回答“哪个年龄段最舍得花钱”这一核心疑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互联网消费年龄分布全景图
QuestMobile、TalkingData、国家统计局三家机构2023年Q4报告交叉验证后,得出以下结论:
- 18-24岁:占比约21%,客单价最低,但复购频次高。
- 25-34岁:占比约31%,GMV贡献最大,是平台重点运营人群。
- 35-44岁:占比约26%,偏好高客单品类,如家电、旅游。
- 45-54岁:占比约15%,增速最快,直播带货渗透率达42%。
- 55岁以上:占比约7%,但人均年增速超35%,潜力被严重低估。
二、哪个年龄段最舍得花钱?
25-34岁人群以31%的用户占比贡献了近42%的GMV,稳居“最舍得花钱”榜首。
为什么是他们?
- 收入与负债平衡点:工作5-10年,月薪普遍过万,房贷、车贷压力尚未到峰值。
- 消费场景多元:母婴、宠物、数码、轻奢、健身课程全面覆盖。
- 平台补贴精准:88VIP、京东PLUS、抖音月付均把主预算砸向该人群。
三、18-24岁:高频低价的“流量发动机”
虽然客单价只有25-34岁人群的58%,但:
- 月均下单次数高达6.8次,是其他年龄段的1.5倍。
- 种草路径短:小红书→直播间→支付,决策链路不超过30分钟。
- 品类偏好:美妆小样、零食、平价服饰、虚拟商品(游戏皮肤、会员)。
四、35-44岁:高客单背后的“理性升级”
这一代人经历过PC电商、移动电商完整周期,消费行为呈现“三高”:
- 高客单价:大家电、出境游、高端体检套餐。
- 高决策周期:平均浏览12.4次才下单,是18-24岁的3倍。
- 高品牌忠诚度:一旦认可,年续费率可达70%以上。
五、45岁以上:被忽视的“银发金矿”
很多人以为中老年人只会“砍一刀”,事实却打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直播带货渗透率:45-54岁42%,55岁以上28%,增速双双跑赢大盘。
- 品类逆袭:茶叶、滋补品、旅游产品客单价分别高出年轻群体1.8倍、2.3倍、3.1倍。
- 支付习惯:微信支付+货到付款组合,退货率仅3%,远低于90后的12%。
六、平台如何分龄运营?实战拆解
1. 18-24岁:用“限时秒杀+盲盒”刺激多巴胺
抖音电商把这一策略做到极致:每晚8点“学生专享价”,配合盲盒福袋,支付转化率高达18%。
2. 25-34岁:会员体系+场景金融
天猫88VIP先用“省钱计算器”展示一年可省金额,再叠加花呗三期免息,人均年消费突破2.7万元。
3. 35-44岁:内容种草+专家背书
京东家电频道邀请装修设计师直播讲解洗碗机、烘干机使用场景,客单价提升40%。
4. 45岁以上:社群+电话客服
拼多多“多多买菜”在小区建微信群,团长每天发语音讲解今日特价,次日达订单占比65%。
---七、品牌方如何抓住年龄红利?
自问:同一款蛋白粉,如何卖给四个年龄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答:
- 18-24岁:联名限定口味+校园大使试吃。
- 25-34岁:强调“加班熬夜恢复”,搭配体脂秤数据报告。
- 35-44岁:主打“父母关节养护”,附赠体检优惠券。
- 45岁以上:线下健康讲座+现场扫码送小袋装。
八、未来三年趋势预测
- 25-34岁仍是核心,但增长见顶,平台将转向深挖ARPU值。
- 45岁以上人群GMV年复合增速或达30%,直播、社群团购是最大变量。
- 18-24岁“兴趣电商”继续爆发,虚拟商品、数字藏品将贡献新增量。
看懂年龄分布,就拿到了互联网消费的流量密码。谁能在25-34岁人群之外提前布局45岁以上“银发市场”,谁就能吃到下一波红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