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大家都在问“互联网广告还能不能做”?
过去十年,互联网广告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流量红利肉眼可见地减少。于是,“2024年还能入局吗?”成了创业者、品牌主、自由职业者共同的疑问。答案并不简单,需要拆解三个维度:

- 流量成本:头部平台CPC、CPM持续上涨,但垂直渠道仍有洼地。
- 技术门槛:AI投放、DMP数据管理让小团队也能用得起“大杀器”。
- 政策环境:隐私法规趋严,却倒逼行业走向透明与信任。
二、2024年互联网广告的四大增长引擎
1. 零售媒体网络(RMN)爆发
亚马逊广告、京东直投、抖音商城……电商平台不再只是“卖货”,而是把站内流量二次变现。品牌方在RMN投放,ROI普遍比传统展示广告高30%以上。
2. 生成式AI重塑创意生产
以前一条短视频脚本需要3天,现在AI文案+AI剪辑10分钟出片,成本降到原来的1/10。更重要的是,AI可实时根据转化数据迭代素材,实现“千人千面”。
3. 隐私沙盒下的“第一方数据”战争
第三方Cookie退场,品牌只能依赖自有会员、小程序、APP行为数据。谁能把CRM和广告投放打通,谁就能在2024年拿到超额利润。
4. 线下场景的数字化回流
电梯屏、地铁灯箱、便利店收银屏全部接入程序化购买,线下曝光通过二维码、NFC、小程序回流线上,形成闭环。
三、自问自答:新手入局最担心的五个问题
Q1:预算只有5万,会不会被“秒成渣”?
答:选高LTV的细分赛道,比如宠物殡葬、小众户外装备,用小红书+微信私域组合,5万足够跑出MVP模型。

Q2:不会写代码,能用好AI投放工具吗?
答:主流平台已把AI封装成“傻瓜按钮”,重点在于喂给AI的数据质量,而不是技术能力。
Q3:平台政策一天三变,怎么避免踩雷?
答:关注两个信号——官方运营经理的周报+行业自律组织的白皮书,比看自媒体“震惊体”靠谱十倍。
Q4:怎么判断一个渠道是不是“伪红利”?
答:用“七日留存”筛流量,用“付费率”筛质量,两个指标都跑赢大盘才算真红利。
Q5:团队只有两个人,如何分工最高效?
答:一人负责素材迭代+数据盯盘,另一人负责供应链+客服,把非核心环节全部外包。
四、2024年值得押注的三大细分赛道
1. 银发经济信息流广告
50岁以上网民规模已达3.2亿,但广告供给严重不足。养生、旅游、退休理财三类素材CTR高出均值2倍。

2. AIGC工具的分销联盟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的付费用户年增400%,通过CPS模式推广AI绘图课、提示词库,佣金普遍在30%-50%。
3. 本地生活直播投流
抖音团购、美团直播把“到店”场景搬到线上,三四线城市餐饮商家ROI可达1:8,投流成本仅为一线城市的1/3。
五、实战清单:90天从0到1的落地路径
- 第1-7天:用SimilarWeb+AppGrowing锁定3个竞品,拆解其投放渠道、素材套路、落地页结构。
- 第8-14天:注册穿山甲、腾讯广告、磁力金牛三大后台,每家充值1000元跑测试,积累初始数据。
- 第15-30天:把ROI>1的创意扔进AI工具批量裂变,每天产出50条新素材,淘汰率控制在70%。
- 第31-60天:搭建私域承接体系——企业微信+社群+小程序商城,把广告流量沉淀为可复用的“第一方数据”。
- 第61-90天:引入KOC分销,用“广告投流+佣金分成”双轮驱动,把单用户获客成本再降20%。
六、未来三年,哪些能力最值钱?
行业不会消失,只会淘汰落后产能。以下三种能力将决定广告从业者的“身价”:
- 数据叙事能力:能把枯燥的报表翻译成“老板听得懂的增长故事”。
- 跨平台归因能力:在隐私政策下,用概率匹配+一方数据还原用户路径。
- AI训练师思维:像产品经理一样“调教”模型,让AI产出更贴合品牌调性的创意。
互联网广告从不是“晚一步就错过”的游戏,而是一场持续迭代的无限战争。2024年,真正的机会属于那些愿意深耕细分、拥抱技术、尊重数据的长期主义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