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联网“不良写作”?
不良写作并非单指错别字或语法错误,而是指刻意制造谣言、煽动仇恨、传播色情暴力、虚假广告等违反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的内容。它们往往以耸动标题、夸张叙事、伪科普、标题党等形式出现,目的多为引流变现、操纵舆论或实施诈骗。

不良写作有哪些常见类型?
- 谣言类:捏造“某品牌致癌”“某地封城”等不实信息。
- 色情擦边类:用暗示性词汇、露骨图片或软色情故事吸引点击。
- 暴力恐怖类:描述血腥细节、教唆犯罪、宣扬极端思想。
- 虚假广告类:“三天减肥二十斤”“稳赚不赔”等夸大疗效或收益。
- 标题党类:“震惊”“速看”“删前必看”等夸张词汇诱导用户。
普通网民如何快速识别不良写作?
自问:这条信息是否来源不明、情绪极端、缺乏权威佐证?
自答:若同时满足以上三点,大概率属于不良写作。可进一步通过反向搜索图片、核查官方账号、比对多家权威媒体来验证真伪。
发现不良写作后,我该向谁举报?
- 平台内举报:微博、抖音、公众号等均有“投诉/举报”按钮,选择“不实信息”“低俗色情”等对应标签。
-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访问www.12377.cn,填写网址、截图、描述违规点,提交后获得查询码跟踪进度。
-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针对诈骗、敲诈、暴力恐怖类内容,登录cyberpolice.mps.gov.cn,上传证据材料。
- 属地举报:各省网信办、扫黄打非办均开通电话与邮箱,搜索“省份+举报方式”即可获取。
举报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 完整截图:包含账号昵称、发布时间、原文内容,避免只截局部。
• 录屏视频:对直播、短视频类不良内容,录屏可保留动态证据。
• 文字描述: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概括违规点,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定位。
• 自身信息:留下真实手机号或邮箱,便于后续核实与反馈。
举报后多久能收到反馈?
自问:提交后石沉大海怎么办?
自答:一般平台在24小时—72小时内完成初审,并通过站内信或短信告知结果;若涉及跨省或重大案件,网信、公安部门会在7—15个工作日内给出处理回执。若超期未回复,可拨打12377转人工查询。
不良写作被处置后,还会“死灰复燃”吗?
有可能。部分违规账号会改名、换头像、建新号继续发布。此时需:
1. 再次举报并注明“重复违规”;
2. 关注平台黑名单公示,及时拉黑;
3. 使用关键词屏蔽插件,减少再次接触。
如何从源头减少不良写作传播?
个人层面:
• 养成“先核实再转发”习惯,不随意点赞、评论。
• 关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各地警方官微,获取权威辟谣信息。

企业层面:
• 网站与App应接入AI内容风控系统,对敏感词、图片、音视频实时拦截。
• 建立人工复审团队,对AI难以判断的灰色内容进行二次审核。
监管层面:
• 持续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对违规平台、MCN机构、营销号实施罚款、下架、暂停更新等处罚。
• 推动实名制+信用分制度,严重违规者限制注册新账号。
典型案例:一条“毒鸡汤”如何被快速处置?
某情感公众号发布《不给你买包的男人就是不爱你》,内含性别对立、虚假故事、商品链接。用户A发现后:
1. 截取文章标题、商品橱窗、留言区的极端言论;
2. 通过12377提交,勾选“煽动对立”“虚假营销”;
3. 第三天收到“已责令删除并限流30天”的短信;
4. 一周后,该公众号因再次违规被永久封禁。
常见疑问Q&A
问:匿名举报有效吗?
答:有效,但实名举报优先处理,且可获奖励。
问:举报后遭到报复怎么办?
答:立即保存骚扰证据,向平台与公安机关二次举报,可申请个人信息保护令。
问:国外网站出现中文不良内容能举报吗?
答:可以。通过12377国际通道或发送邮件至report@12377.cn,附上翻译及截图。
写在最后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每一次理性举报都在为清朗空间添砖加瓦。掌握方法、留存证据、持续跟进,你我都能成为不良写作的“终结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