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互联网美食赛道到底热不热?
答案:依旧火热,但玩法变了。

过去三年,线下餐饮被反复按下暂停键,线上却出现“报复性”增长:抖音餐饮直播GMV年增220%,小红书“在家做饭”笔记量翻三倍,美团外卖夜宵时段订单占比突破35%。**流量红利并未消失,只是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
谁在悄悄赚钱?拆解三大隐形冠军
1. 地域半成品菜供应链
- 代表企业:湖南“菜方便”、山东“鲜到家”
- 盈利点:把地方特色菜做成-18℃速冻料理包,毛利率高达48%,复购周期7天
- 冷知识:他们不做C端广告,80%订单来自三四线城市小餐馆,靠微信群接龙分销
2. 一人食厨具DTC品牌
- 代表企业:“独奏生活”空气炸锅、“小宇青年”电煮锅
- 打法:抖音直播间演示“五分钟做韩式拉面”,单品客单价199元,退货率低于3%
- 隐藏优势:用“厨房颜值”代替“厨房面积”,精准拿捏租房党
3. 餐饮数据服务商
- 代表企业:“窄门餐眼”、“餐里眼”
- 变现模式:卖选址报告给加盟商,一份报告售价8000元,2023年营收破亿
- 壁垒:爬取外卖平台真实销量数据,比官方数据延迟仅2小时
2024年入局必须回答的五个灵魂拷问
Q1:现在做外卖店是不是晚了?
答:**不算晚,但别做“大众品”。**
把菜单砍到只剩12道菜,专做“凌晨营业的川味冒菜”,用美团“深夜食堂”标签获取自然流量,单店月销能做到25万。关键在**“时段垄断”**而非“品类垄断”。
Q2:预制菜还有机会吗?
答:**有,但得“反着做”。**
大厂都在卷“低价料理包”,反而把**“高端餐厅同款”**做成预制菜是空白。比如把米其林餐厅的黑松露烩饭做成冷冻款,定价99元/份,在小红书种草“在家吃三星”,测试期ROI达到1:4。
Q3:直播带货还灵不灵?
答:**灵,但得“去网红化”。**
找真实厨师而非达人,在直播间教“如何复刻餐厅味道”,**把“带货”变成“带技术”**。某山东煎饼品牌用此法,三个月卖出60万份煎饼浆,退货率0.7%。
Q4:私域流量怎么玩才不死?
答:**用“地理围栏”做社群。**
以门店为中心画3公里圈,进群就送“免费加料券”,但规定**必须到店核销**。某麻辣烫品牌靠这招把企微社群做到8万人,复购率提升70%。

Q5:2024年最大风险是什么?
答:**平台规则突变。**
抖音外卖突然提高扣点至8%,美团严查“幽灵厨房”。**解法是把30%流量导入自营小程序**,用“会员日半价”培养用户直接下单习惯。
四个即将爆发的细分机会
- 老年餐饮订阅制:针对60岁以上人群,每周配送“低糖软食”套餐,已有上海团队拿到天使轮
- 露营场景预制菜:把“自热火锅”升级成“自热佛跳墙”,2023年天猫增速400%
- AI定制营养餐:输入体检报告自动生成一周食谱,深圳创业公司收费99元/月
- 剩菜盲盒:晚上8点后把餐厅未售出食物打包成盲盒,瑞典模式已验证可行
给新手的三条反常识建议
1. 别研究竞品,研究“替代品”。
当你想做轻食沙拉时,真正的对手不是其他沙拉店,而是便利店13.8元的玉米杯。
2. 先找供应链,再想品牌名。
山东某团队先签约了国内最大鳕鱼加工厂,才决定做“儿童鳕鱼肠”,三个月冲进抖音零食榜前十。
3. 用“差评”做迭代。
把外卖平台所有1星差评截图打印出来,每周开会解决一个痛点,比看100份行业报告更有效。
最后一句大实话
互联网美食的终局不是“干掉餐厅”,而是**“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更值得被分享”**。谁能把一顿饭变成一条朋友圈素材,谁就能活到下一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