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
《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联合发布,是官方对上一年度互联网金融业态、风险、治理与创新的全景式总结。2024版报告首次把“**数字人民币生态**”“**生成式AI在风控中的应用**”纳入独立章节,标志着监管重心从“合规”走向“高质量合规+技术赋能”。

2024年监管趋势有哪些关键词?
1. 穿透式监管
报告提出“**业务实质优先于牌照形式**”,对披着“助贷”“聚合支付”外衣的信贷、资金归集行为,要求按实质功能申领牌照并计提风险资本。
2. 数据合规沙盒
在**北京、深圳、苏州**三地试点“数据合规沙盒”,允许持牌机构在可控环境中测试跨境数据流动、联邦学习等新技术,测试期最长18个月。
3. 算法备案
所有面向C端的信贷、理财推荐算法,须在**网信办“算法备案系统”**登记,披露训练数据来源、特征维度、可解释性指标。
---行业规模与结构变化
支付:增速放缓,但跨境支付逆势上扬
- 202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468万亿**,同比仅增4.1%,为历年最低。
- 跨境支付规模**8.7万亿**,增速**38%**,受益于跨境电商与留学缴费场景。
网贷:存量压降,利率下行
- 在营网贷机构**降至29家**,较去年再减11家。
- 加权平均利率**15.2%**,较2022年下降1.8个百分点,主因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资金占比提升。
数字理财:投顾牌照成新门槛
- 报告首次披露“**基金投顾试点规模**”突破**1800亿元**,蚂蚁、腾安、盈米三家占比超七成。
- 未取得投顾牌照的平台,禁止组合跟投、调仓提醒等“类投顾”功能。
风险图谱:哪些雷区被点名?
高息现金贷换马甲
部分平台以“**先用后付**”“**会员费**”形式变相收取**年化超36%**的综合成本,已被列入重点整治名单。
虚拟资产洗钱通道
报告指出,**OTC场外交易**、**境外交易所直充**成为非法资金出境新路径,2023年监测可疑交易**12.4万笔**,涉及金额**420亿元**。

AI深度伪造欺诈
利用AIGC换脸、拟声技术实施**“熟人借款”**诈骗案件激增,2023年公安机关立案**1.9万起**,同比增**7倍**。
---持牌机构如何合规创新?
银行:开放API的三条红线
- 不得将**核心账户体系**输出给无金融牌照方;
- 合作方调用接口**单日限额**由银行自行设定,但需向央行报备;
- 用户敏感数据**本地化存储**,出境需通过安全评估。
消费金融公司:杠杆倍数再收紧
报告明确,消费金融公司风险加权资产与核心资本充足率挂钩,**杠杆倍数上限从10倍下调至8倍**,过渡期至2025年底。
第三方支付:跨境外汇试点扩容
新增**5家支付机构**可开展**跨境电商外汇收结汇**业务,单笔交易限额从**5万美元提至10万美元**。
---普通用户如何识别正规平台?
一查牌照
登录**央行官网“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栏目,输入平台全称,可核验是否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消费金融牌照》等。
二看利率
若平台展示的**IRR年化**超过**24%**,可直接向**全国12315平台**举报。

三验合同
正规平台会在**合同签署页**展示**合作银行或持牌机构名称**,并嵌入**CFCA或中金金融认证**的电子签章。
---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三大赛道
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
报告预测,**2026年硬钱包发卡量将突破2亿张**,交通、校园、养老场景优先落地。
跨境理财通2.0
额度有望从**100万提至300万**,新增**ETF、REITs**品类,允许**闭环资金T+0申赎**。
监管科技输出
头部持牌机构正将**反欺诈模型**、**合规知识图谱**产品化,向中小银行输出,预计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50%**。
---常见疑问快答
Q:网贷清零后,借不到钱怎么办?
A:可转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银行信用贷**或**信用卡分期**,利率更低且受存款保险与征信体系双重保护。
Q:数字人民币会取代支付宝吗?
A:不会。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现金替代**,支付宝/微信支付是**钱包载体**,二者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
Q:AI投顾会抢理财经理饭碗吗?
A:短期内不会。监管要求**人工投顾对AI建议承担最终责任**,高净值客户仍需线下服务,AI主要覆盖**千元级**小额长尾需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