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画互联网供应链图表?
把供应链画成图表,本质上是在做三件事:暴露瓶颈、对齐认知、预测风险。没有可视化,采购、仓储、物流、财务各说各话,库存永远算不准,突发断货也找不到根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统表格 VS 互联网供应链图表
- 表格:只能看见静态数字,更新慢,跨部门共享困难。
- 图表:实时拉取ERP、WMS、TMS数据,异常节点自动标红,一眼定位问题。
供应链图表怎么画?五步落地法
1. 先选“骨架”:三种主流结构
问:我的业务复杂,到底用哪种?
答:按交易频次和SKU数量选。
- 链式:适合订单频次低、SKU少,例如大宗商品。
- 网状:适合高频、多SKU,例如快消品电商。
- 混合:既有工厂直发又有区域仓,常见于3C数码。
2. 再填“血肉”:必须包含的七类节点
缺了任何一个,图表就会失真。
- 供应商:区分一级、二级,标注备选比例。
- 工厂/加工中心:产能、良率、班次。
- 区域仓:安全库存、补货周期。
- 前置仓/云仓:覆盖半径、最后一公里成本。
- 干线运输:承运商、时效、价格带。
- 末端配送:快递、同城、自提点。
- 逆向物流:退货、维修、再制造。
3. 给节点“上色”:用颜色表达健康度
规则越简单越好:
- 绿色:库存周转天数≤目标值。
- 黄色:超目标但≤目标值×1.5。
- 红色:>目标值×1.5或断供风险。
4. 连“线”:三种关系线别画错
问:线条太多会不会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答:用线型+箭头+标签三件套解决。
- 实线:正常订单流。
- 虚线:备选路径。
- 闪电线:异常应急通道。
5. 最后“呼吸”:让图表动起来
静态图只能复盘,动态图才能预警。
- 接入IoT设备:车辆GPS、仓库温湿度。
- 设置阈值告警:库存低于7天自动邮件+钉钉。
- 嵌入模拟沙盘:假设某港口关闭,一键看替代路线。
互联网供应链可视化工具怎么选?
免费梯队:适合初创公司
- Draw.io:拖拽式,支持CSV导入节点。
- Google Data Studio:直连BigQuery,实时刷新。
- 飞书多维表格:甘特视图+看板,协作无门槛。
付费梯队:中大型企业必看
- Tableau:可视化王者,但需配ETL工程师。
- Power BI:与Azure生态无缝,DAX学习曲线陡峭。
- 观远数据:国内原厂,预置零售、快消模板。
硬核梯队:全链路数字孪生
- 阿里云DataV:3D大屏,支持百万级节点。
- Siemens Opcenter:工厂级仿真,可对接PLC。
- AnyLogic:多方法建模,物流、人流、资金流一体化。
实战案例:某生鲜电商如何用图表把损耗率降到0.8%
背景
SKU 3000+,日订单峰值80万,冷链断链导致损耗高达3%。
做法
- 用网状结构画出全国5大DC、200前置仓。
- 温度传感器数据接入DataV,>4℃节点闪红。
- 设置动态补货算法:根据天气、节假日调整安全库存。
- 司机APP增加扫码签到,迟到30分钟自动触发备选车辆。
结果
三个月内损耗率从3%降到0.8%,冷链客诉下降65%。
避坑指南:90%的人画图会犯的五个错
- 只画正向物流,忽略逆向,导致退货爆仓。
- 节点信息过度堆砌,一张图塞1000个SKU,根本看不清。
- 颜色体系不统一,今天红色代表缺货,明天代表高库存。
- 用PPT截图当正式图表,数据更新全靠手。
- 权限管理一刀切,采购部看到物流部的成本价,引发内耗。
未来趋势:图表将变成“自动驾驶”
下一代供应链图表不再只是“看”,而是自动决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AI预测:结合天气、舆情,提前两周预警断货。
- 区块链:节点数据不可篡改,审计一键溯源。
- 数字孪生:虚拟仓库里先跑1000次仿真,再落地真实调拨。
现在就开始动手,把你们的Excel表格扔进可视化工具,让供应链第一次“开口说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