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口径:固定互联网用户数量到底指什么?
在讨论“固定互联网用户数量”之前,先厘清概念。它通常指通过光纤、xDSL、有线宽带等固定接入方式,且单月使用时长超过1分钟的家庭或机构账号数,不含蜂窝数据、卫星接入,也不统计重复开户。工信部口径把政企专线、校园网、网吧统一折算为“等效家庭账号”,所以会出现小数。

2024年最新数据:总量、增速与区域差异
工信部《2024年1-3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
- 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6.43亿户
- 季度环比净增:1352万户,增速2.15%
- 同比增速:7.8%,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个位数增长
区域层面,东部占46.2%,中部24.7%,西部21.5%,东北7.6%。广东、江苏、山东三省合计突破2亿户,占全国三成以上。
为什么增速放缓?三大原因拆解
1. 市场饱和:百户普及率已超110%
以家庭为单位的普及率算法是“宽带账号数/常住人口户数”。2023年底百户普及率已达110.5%,意味着一户多线成为主要增量,新增空间被压缩。
2. 移动分流:5G用户突破8亿
5G套餐均价下探至39元,千兆5G CPE替代第二根宽带的现象在租房市场尤为明显,年轻租客“只办流量卡”比例升至34%。
3. 政策换挡:从“覆盖”到“提质”
2023年起,工信部考核指标由“行政村通光纤比例”改为“千兆光网覆盖率”,运营商投资重心转向FTTR、10G PON升级,而非拉新。

千兆宽带用户占比:不到两成,却贡献四成收入
截至2024年3月,千兆及以上用户1.18亿户,渗透率18.4%,但ARPU值高达98元,是百兆以下用户的2.3倍。运营商的策略很明确:
- 用“免费提速到300M”留存低价值用户
- 用“FTTR全屋光纤礼包”撬动高价值家庭
- 用“云存储+安防摄像头”捆绑千兆套餐,提升黏性
农村市场:最后的洼地还是伪命题?
全国农村宽带用户1.92亿户,占整体29.9%。看似空间巨大,但:
- 60岁以上用户占46%,付费意愿低
- ARPU仅39元,不到城市一半
- 三大运营商在行政村的投资回收期普遍超过7年
因此,“农村千兆”更多是政治任务而非商业驱动,运营商采用“4G+宽带电视”融合包曲线覆盖。
未来三年预测:用户规模天花板在哪?
综合人口、住房、第二宽带需求三大变量,主流咨询机构给出区间:
年份 | 悲观(亿户) | 中性(亿户) | 乐观(亿户) |
---|---|---|---|
2025 | 6.55 | 6.68 | 6.82 |
2026 | 6.61 | 6.78 | 6.97 |
2027 | 6.63 | 6.83 | 7.05 |
中性情景下,2027年渗透率将接近每百人48.8户,与日韩当前水平持平,意味着规模红利基本结束。

站长与品牌方的流量启示:别再盯着“增量”
当用户总量进入平台期,流量运营逻辑必须切换:
- 深耕存量:做高时长、高并发场景,如4K云游戏、VR直播
- 场景细分:抓住千兆家庭中的“第二客厅”,儿童学习屏、老人看护摄像头
- 地域下沉:不是去农村拉宽带,而是做“农村已有宽带”的内容供给,例如农技短视频、本地生活团购
常见疑问快答
Q:固定互联网用户数量会负增长吗?
A:短期不会,但2026年后可能出现季度性净减少,主因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自然销户。
Q:FTTR能复制当年光纤入户的爆发吗?
A:不能。FTTR面向的是居住面积>120㎡且装修5年内的家庭,全国潜在规模约4500万户,天花板明显。
Q:IPv6普及会影响用户统计口径吗?
A:不会。统计的是账号数而非IP数,无论IPv4还是IPv6,只要账号在计费系统存在即算一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