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互联网医疗融资情况_哪些赛道最吸金

新网编辑 15 0

2020年互联网医疗融资全景:钱到底流向了哪里?

2020年,全球疫情把“互联网医疗”四个字推上了风口。资本闻风而动,全年公开披露的交易笔数超过200起,总融资金额突破70亿美元。那么,这些钱都砸向了哪些细分赛道?

2020互联网医疗融资情况_哪些赛道最吸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吸金的五大赛道排行榜

  • 数字疗法(DTx):全年融资18.3亿美元,单笔最高3亿美元(Livongo被Teladoc收购)。
  • 在线问诊平台:头部平台平安好医生微医好大夫在线合计吸金12.7亿美元
  • 医药电商: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叮当快药三强合计11.5亿美元
  • AI辅助诊断:推想、数坤、深睿等影像AI公司合计8.9亿美元
  • 慢病管理SaaS:智云健康、掌上糖医等6.4亿美元

单笔融资TOP3案例拆解

1. 京东健康:8.3亿美元Pre-IPO

2020年8月,京东健康完成B轮融资,投后估值300亿美元。资金主要用于:

  • 自建冷链仓配网络,覆盖200+城市当日达;
  • 收购“京东家医”品牌,布局家庭医生会员制。

2. 微医:3.5亿美元Pre-IPO

微医在2020年12月完成Pre-IPO轮,估值55亿美元。核心亮点:

  • 打通医保在线支付,已接入27省
  • 数字医疗服务中心日均问诊量突破20万

3. 智云健康:1亿美元C+轮

慢病管理SaaS龙头智云健康,用这笔钱做了什么?

  • 升级“智云医汇”系统,接入2000+医院
  • 推出“药店版SaaS”,覆盖5万家连锁药房。

资本为什么偏爱这些赛道?

政策红利:医保在线支付开闸

2020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政策落地后,在线问诊量环比暴涨400%,直接刺激了资本下注。

疫情催化:用户习惯不可逆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App月活增长超300%。用户一旦体验过“送药到家”“在线复诊”,很难再回医院排队。

2020互联网医疗融资情况_哪些赛道最吸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商业模式跑通:从烧钱到盈利

平安好医生为例,2020年在线医疗业务毛利率56%,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证明互联网医疗不是“伪需求”。


2020融资地图:哪些城市最活跃?

城市融资事件数代表公司
北京62起好大夫在线、推想科技
上海48起平安好医生、智云健康
深圳35起微医、碳云智能
杭州28起阿里健康、微脉

未来三年,资本还会追哪些新方向?

1. 数字疗法(DTx)的“药证化”

2020年,Pear Therapeutics的reSET-O成为首个获FDA处方的数字疗法。国内术康、六六脑也在冲刺NMPA认证,一旦获批,估值将翻倍。

2. 基层医疗SaaS的“下沉市场”

中国有90万家基层诊所,信息化率不足20%。资本正在押注“云诊所”模式,代表企业:明医众禾、平安万家

3. 医保控费AI的“千亿蓝海”

国家医保局每年2万亿支出,欺诈浪费率约10%。AI审核系统可节省千亿级资金,赛道玩家:医保科技、数牍科技


投资人视角:如何避开“伪风口”?

某头部VC合伙人分享了三条硬标准:

2020互联网医疗融资情况_哪些赛道最吸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是否具备医疗资质: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平台,一律不投。
  2. 是否接入医保支付:自费模式天花板太低,医保支付决定规模。
  3. 是否形成数据闭环:从问诊到用药到随访,数据沉淀越深,壁垒越高。

写在最后:2020只是起点

2020年的70亿美元,仅仅是互联网医疗“黄金十年”的开幕式。当政策、技术、需求三线共振,下一个百亿美金公司或许正在某个不起眼的细分赛道里萌芽。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