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乌镇峰会主题到底说了什么?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这是当年大会的核心表述,短短十六个字,却为之后十年的全球互联网治理定下了基调。它既强调“连接”,也强调“规则”;既呼吁“共享”,也要求“共治”。换句话说,**不是谁说了算,而是大家一起定规矩**。 ---为什么选在乌镇?
那一年,哪些大佬来了?
- **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并发表讲话,提出“尊重网络主权”四项原则。 - **ICANN总裁**:罕见公开表态支持“多边共治”,被外媒视为对“单边管控”的回应。 - **苹果、高通、领英**:三家美国巨头CEO同场出现,为后来中美数据跨境流动埋下伏笔。 ---大会发布了哪些黑科技?
1. 5G车联网原型
中国移动现场演示了**时延低于1毫秒**的远程驾驶,方向盘在乌镇,车辆却在杭州实验室。2. 量子通信网
中科院展示了**百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当时被称为“绝对安全”的通信雏形。3. 刷脸支付
支付宝首次把“人脸+声纹”双因子验证搬进景区,游客买臭豆腐也能“靠脸吃饭”。 ---“共享共治”后来怎么落地?
自问:口号喊完就散? 自答:并没有。外媒如何评价这场大会?
- 《纽约时报》标题:“China Tries to Redefine the Internet, One Conference at a Time.” - 《经济学人》观点:**“乌镇不是达沃斯,但它试图成为数字达沃斯。”** - BBC现场报道:“古镇的灯笼下,谈判的其实是数据主权。” ---对普通网民意味着什么?
十年后再看乌镇,留下了什么?
- **一条老街**:原本卖姑嫂饼的铺子,现在直播带货一晚能卖十万盒。 - **一套话语**:从“网络主权”到“数字丝绸之路”,中国方案开始被多国引用。 - **一个疑问**:当AI、元宇宙、Web3扑面而来,2014年的共识框架还能否继续适用? ---如果想深度研究,该看哪些资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