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还能入场吗?能,但必须先读懂赛道、看清监管、选好切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行业现状:从“野蛮生长”到“合规深耕”
过去十年,互联网金融经历了“流量狂欢—风险暴露—强监管—价值重塑”四段周期。2023年行业规模已回落至8.4万亿元,却换来更健康的资产结构和更低的坏账率。
- 支付赛道:双寡头格局固化,跨境支付与数字人民币成为增量。
- 消费金融:利率红线24%以下,助贷模式向联合贷、自营贷分化。
- 财富科技:基金投顾牌照稀缺,AI投研+买方付费成为盈利突破口。
政策风向:红线与绿灯并存
自问:监管是“一刀切”还是“分类指导”?
自答:2024年央行、金监总局明确“持牌经营、数据合规、审慎创新”三大原则,并给出三张绿灯:
- 数字普惠金融试点城市扩容至150个;
- 互联网银行可发行大额存单;
- 符合条件的平台可接入央行征信2.0。
同时,《金融数据安全条例》落地倒计时,违规采集个人信息最高可罚年营收5%。
技术变量:AI大模型如何重塑风控
传统风控靠“三表一报”,如今大模型+图谱+联邦学习让长尾客群也能获得秒级授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技术 | 场景 | 效果 |
---|---|---|
多模态反欺诈 | 直播电商分期 | 坏账率下降38% |
联邦征信 | 小微企业贷 | 通过率提升22% |
生成式AI客服 | 财富咨询 | 人效提高4倍 |
细分机会:2024年值得下场的三条赛道
1. 跨境数字支付
全球留学生与跨境电商年增速>25%,持牌机构通过“牌照+本地钱包”双轮驱动,单用户LTV可达普通用户的3倍。
2. 绿色消费金融
碳账户与分期购车、家装结合,银行贴息+平台补贴模式已在长三角跑通,年化利率可低至3.8%。
3. 养老金投顾
个人养老金账户突破5000万户,“低波动+目标日期”组合需求井喷,持牌投顾可收0.3%—0.8%年费。
入场姿势:新手三步避坑法
自问:没有金融背景如何切入?
自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先拿牌再展业:支付牌照、小贷牌照、基金销售牌照至少锁定其一;
- 数据合规先行:接入持牌征信机构,避免自建黑箱;
- 与银行错位竞争:做银行不愿做的小额、高频、线上化场景。
风险提示:2024年必须盯紧的三件事
- 利率上限再下调:监管窗口指导可能将IRR压至20%以下;
- 反洗钱抽查升级:平台需完成交易对手穿透式识别;
- 数据出境评估:涉及海外上市或云服务的企业需通过网信办安全评估。
资本视角:估值逻辑从GMV到ROE
2021年看用户量,2024年看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RORWA)。头部平台RORWA已稳定在2.8%—3.5%,接近城商行水平,资本更愿意为“持牌+盈利+合规”买单。
结语:留给创业者的时间窗口
监管框架趋于定型,技术红利仍在释放,2024—2026年是最后的“合规红利期”。谁能率先拿到稀缺牌照、跑通可持续盈利模型,谁就能在下一轮洗牌中留在牌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