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如何_移动医疗盈利模式有哪些

新网编辑 16 0

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到底有多大?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超过1.3万家二级以上医院接入互联网医院平台,线上年服务人次突破7.2亿。艾瑞咨询测算,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7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8%以上

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如何_移动医疗盈利模式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资本持续加码?三大驱动力拆解

政策端:支付方逐渐清晰

  • 医保线上支付已在28个省级行政区落地,覆盖常见病、慢性病复诊;
  • 电子处方流转打通医院、药店、配送企业,处方外流规模2023年突破1200亿元

需求端:用户习惯不可逆

  • 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23年12月移动医疗月活用户1.94亿,同比增长32.7%
  • 疫情后“首诊到院、复诊到网”成为主流,用户留存率提升至46%

技术端:AI+硬件闭环成型

  • 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突破1.5亿台,血糖、血压、心电数据实时回传;
  • AI辅助诊断准确率已接近三甲主治医师水平,单病种诊断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

移动医疗盈利模式有哪些?一张图看懂

很多人问:除了广告和卖药,移动医疗还能怎么赚钱?下面把六种已跑通的盈利路径按现金流稳定性排序:

1. 数字疗法(DTx)订阅

代表企业:微医、好心情
收费方式:按月/年订阅,平均客单价300-800元
核心壁垒:临床验证+医生处方权,需拿到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2. 线上诊疗抽佣

代表平台:平安健康、京东健康
抽佣比例:15%-25%,头部医生月收入10万+
关键指标:日均问诊量、复诊率、处方转化率

3. 药品B2C+B2B双轮驱动

代表企业:阿里健康、叮当快药
盈利公式:毛利=(零售价-进货价)×流量×复购率
2023年数据:阿里健康自营药品收入198亿元,毛利率23.8%

4. 企业健康管理(HMO模式)

客户类型:互联网大厂、金融、能源央企
收费模式:按员工人头年费制,500-2000元/人/年
服务包:体检+线上问诊+线下绿通+保险直付

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如何_移动医疗盈利模式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 保险联合产品

案例:众安尊享e生2024版
创新点:用户上传可穿戴设备数据,保费动态下调5%-20%
风控核心:AI模型识别逆选择,赔付率控制在65%以下

6. 数据与科研服务

变现路径:向药企、保险公司、高校出售脱敏数据
价格区间:单病种数据集50万-300万元
合规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审批


未来三年,哪些细分赛道会爆发?

精神心理数字疗法

中国泛抑郁人群9500万,但精神科医生仅5.5万名。数字疗法可覆盖轻中度焦虑抑郁,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120亿元

基层AI辅助诊断

国家卫健委要求2025年实现县域医共体AI辅助诊断全覆盖,基层DR、CT装机量缺口8万台,对应240亿元市场。

居家养老远程监护

2023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其中独居老人1.18亿。跌倒监测、慢病随访、用药提醒三类设备渗透率不足5%,潜在规模千亿级

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如何_移动医疗盈利模式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业者如何切入?避坑指南

先选支付方,再选场景

错误示范:先做App再去找医保
正确路径:医保支付病种清单→医院科室合作→患者留存→商业保险补充

三类牌照必须提前布局

  • 互联网医院牌照:必须与实体医院共建,审批周期6-12个月
  • 药品网络销售许可证:自建仓库需满足GSP认证
  • 医疗器械注册证:数字疗法产品需做多中心临床试验

冷启动阶段的三把斧

  1. 医生IP化:签约3-5名头部专家,短视频科普+直播义诊;
  2. 社群裂变:以病种群为单位,老患者带新患者,裂变系数做到1:5
  3. 商保倒流:与保险公司合作赠险,首月转化成本可降至15元/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