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互联网基金还能上车吗?
先给出结论:可以上车,但要挑“新基建”逻辑下的细分龙头,而不是旧时代的流量平台。 过去三年,中概互联指数最大回撤超70%,估值已回到2016年水平;与此同时,AI算力、SaaS、跨境电商三条新主线营收复合增速却保持在30%以上。换句话说,旧筹码已死,新筹码初生。

互联网基金怎么选?先搞清三大分类
1. 宽基型:一键打包整个赛道
- 代表指数: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恒生科技、纳斯达克100
- 适合人群:不想做功课、愿意承受高波动的长期定投者
- 费率对比:ETF平均0.6%/年,联接C份额0.8%/年,QDII普遍1.2%/年
2. 主题型:押注细分风口
- AI算力:重仓GPU、光模块、IDC,波动大但弹性足
- 跨境电商:拼多多TEMU、SHEIN供应链,盈利模型更清晰
- 国产SaaS:订阅制现金流稳定,估值消化后性价比凸显
3. 主动型:基金经理的“阿尔法”
- 看持仓:前十大是否出现寒武纪、金山办公等新面孔
- 看换手率:低于200%说明经理不追热点,更可能长期持有
- 看回撤:2022年熊市最大回撤小于35%的,风控能力更可信
2024年买哪只好?五只候选基金拆解
候选一:华夏恒生科技ETF(513180)
核心逻辑:港股通额度放宽+流动性回暖,估值修复空间大 最新PE:18倍,处于十年10%分位 风险点:美元加息末期,汇率波动可能侵蚀收益
候选二:易方达中概互联ETF(513050)
核心逻辑:重仓阿里、腾讯、美团,权重合计超50%,反弹时β最猛 最新仓位:权益95%,几乎满仓 风险点:政策博弈仍在,反垄断罚款可能二次冲击
候选三:华宝海外中国互联网混合(QDII)
核心逻辑:主动选股+汇率对冲,2023年跑赢指数12% 重仓亮点:超配拼多多、SEA,低配传统电商 风险点:规模仅12亿,大额申赎可能影响净值
候选四:南方人工智能主题(005844)
核心逻辑:AI应用落地元年,算力需求爆发 重仓股:中际旭创、新易盛、工业富联 风险点:短期涨幅过高,需警惕回撤30%的可能
候选五:广发全球精选美元现汇(000906)
核心逻辑:美元份额可对冲人民币贬值,适合有外汇需求者 持仓特色:微软、英伟达、台积电各占8%以上 风险点:申购费1.5%,持有不足7天赎回费1.5%

怎么买才不吃亏?四个实操细节
细节一:QDII额度紧张时,优先选ETF
多家基金公司QDII额度告急,主动基金可能暂停申购;ETF场内交易不受限制,且溢价率通常小于3%。
细节二:定投别选C份额
C份额销售服务费按日计提,长期定投成本反而高于A份额申购费一次性收取。
细节三:利用“T+0”套利港股通ETF
恒生科技ETF支持T+0交易,盘中溢价超1%可卖出,尾盘折价再接回,一年做十次就能增厚收益2%。
细节四:设置“阶梯止盈”
盈利20%赎回1/3,盈利40%再赎1/3,剩余仓位用60日线跟踪,跌破离场。既锁定利润,又保留鱼尾行情。
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Q:现在买入会不会抄在半山腰?
A:用股债溢价模型看,中证海外互联网指数ERP(股权风险溢价)为6.8%,高于十年均值1.5个标准差,历史上每次触及该区域,未来一年收益中位数为28%。

Q:美元加息结束对基金影响多大?
A:统计2004、2015两次加息末期,恒生科技指数在最后一次加息后6个月内平均上涨35%,流动性拐点比盈利拐点更重要。
Q:主动和被动到底怎么选?
A:看胜率:过去五年,跑赢指数的主动互联网基金仅占22%;但看赔率,跑赢的基金平均超额收益达45%。求稳选ETF,求锐度选主动。
写在最后:2024年的三条暗线
第一条暗线是“港股人民币柜台”,双币计价将降低南向资金汇兑成本,预计带来5%额外溢价。 第二条暗线是“回购潮”,腾讯、阿里年内回购金额已超600亿港元,直接提升每股盈利。 第三条暗线是“盈利上修”,彭博一致预期将2024年恒生科技净利润增速从15%上调至22%,估值切换空间打开。 把这三条暗线叠加到前述基金上,就能筛出真正值得下重手的标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