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互联网融资环境到底冷到什么程度?
根据Crunchbase、IT桔子、PitchBook三家机构交叉统计,2024年Q1全球互联网早期融资(Pre-A到B轮)同比下降37%,中国境内下降42%,美元基金出手次数回到2015年水平。单笔平均金额从2021年的2300万美元滑落到780万美元。
——这背后不是“没钱”,而是钱更集中:Top 20%的机构拿走了78%的份额,腰部基金集体躺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投资人现在最害怕什么?
把近三个月与三十位一线VC的闭门纪要拆成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担忧依次是:
- 估值倒挂:上一轮高估值项目无法退出,LP质疑DPI;
- 政策灰犀牛:数据出境、算法备案、生成式AI合规;
- 增长失速:烧钱换DAU的模型跑不通,LTV/CAC<3直接Pass。
因此,“确定性”取代“想象力”成为2024年募资BP里的第一关键词。
三、创业公司如何拿到投资?先回答四个灵魂拷问
1. 赛道拥挤,我的差异化到底在哪?
不要再说“市场空间大”。
正确姿势:用一张竞品雷达图把对手锁死在坐标系里,突出技术代差或场景卡位。例如,同样是AIGC,做“电商模特图生成”就比“通用文生图”更容易让投资人算清ROI。
2. 没有收入,如何证明商业闭环?
把“未来收入”翻译成可验证的小闭环:
- 先做付费PoC:3–5家种子客户愿意预付款,哪怕只有10万元;
- 展示人效杠杆:10人团队服务100万GMV,人效≥10万/月;
- 给出边际成本趋零的路径:软件交付后运维成本<5%。
3. 估值怎么谈才不崩?
2024年流行“对赌+里程碑”混合条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投前估值锚定ARR的6–8倍,而非PS;
- 设置收入或毛利对赌,未达成触发股权回补;
- 用可转债SAFE过渡,下一轮融资自动转股并给20%折扣。
4. 除了VC,还有哪些钱可以拿?
把融资地图放大,“非典型资金”占比已升至28%:
资金类型 | 优势 | 典型机构 |
---|---|---|
产业CVC | 订单绑定、场景落地 | 华为哈勃、美团龙珠 |
地方引导基金 | 落地返投、税收优惠 | 苏州相城母基金、合肥产投 |
家族办公室 | 决策快、条款灵活 | 龙湖资本、方源FoF |
四、融资节奏:什么时候该踩油门?
把融资周期拆成三段式:
- T-3个月:锁定3家深度尽调机构,同步启动数据室(Data Room),用Notion权限分级管理;
- T-1个月:用TS竞赛制造稀缺,同一周内集中签TS,防止“串行”压价;
- T+0:交割前48小时,准备过桥贷款条款,防止美元基金换汇延迟。
五、常见死亡陷阱:90%创始人踩过的坑
把失败案例反编译,高频踩坑清单:
- 过度包装技术:PPT里写“自研大模型”,结果现场Demo掉线;
- 股权过早稀释:天使轮就让出30%,后续轮次直接失去控制权;
- 对赌条款失控:签个人连带,结果收入未达标导致房产被冻结。
六、未来18个月,哪些细分赛道仍有机会?
结合政策、技术与现金流三维打分,TOP 3赛道:
- AI+工业软件:政策补贴高、客户付费意愿强、替代进口逻辑硬;
- 跨境小语种直播电商:TikTok Shop红利、供应链成熟、毛利>40%;
- 数据要素流通:上海数交所、深圳数交所放量,合规数据产品化。
七、写给正在融资路上的CEO的三句话
1. 把“故事”翻译成“合同”,投资人只相信落纸条款;
2. 现金流>估值,先活到下一轮融资,再谈星辰大海;
3. 每周更新一次KPI仪表盘,用数据把投资人变成合伙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