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怎么办_未来流量红利在哪

新网编辑 7 0

增长真的见顶了吗?先看三组最新数据

QuestMobile《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规模已达12.35亿,同比增幅仅1.8%,创十年新低。但同一时期,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突破7小时小程序月活增长18.7%。这组看似矛盾的数据告诉我们:用户总量接近天花板,深度使用场景正在爆发。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怎么办_未来流量红利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流量焦虑背后的三大真相

真相一:不是没用户,而是用户“隐身”了

超过62%的Z世代将主时间消耗在垂直社群、游戏语音房、AI陪伴类应用,这些场景往往不依赖传统应用商店分发。品牌方还在买应用商店Banner,用户却早已通过小红书暗号、B站弹幕、QQ频道邀请码完成迁移。

真相二:算法茧房让“老用户”更值钱

当新客获取成本(CAC)涨到180元/人,老客的LTV/CAC比值已突破4:1。抖音电商的复购数据显示,第5次购买用户的客单价是首单的2.7倍。这意味着:与其烧钱拉新,不如深耕私域标签体系

真相三:流量碎片化≠无效化

一个典型用户每天跨6.4个设备、12.3个应用完成一次完整消费决策。某国产美妆品牌通过微信社群种草→抖音直播间比价→支付宝小程序下单的链路,将跨端转化率提升了210%


未来三年还能挖出哪些增量?

增量洼地一:下沉市场的“第二台智能设备”

下沉市场智能电视激活量年增35%,但大屏应用数量仅为移动端的7%。某教育公司通过电视端AI口语陪练,把三四线少儿英语续费率从43%提升到78%

增量洼地二:AI原生的“无界面交互”

月活过亿的AI助手开始支持语音购物、图像搜索商品,搜索入口正在消失。某零食品牌提前布局“对小爱同学说买辣条”的关键词拦截,语音订单占比已达总销量的9%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怎么办_未来流量红利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增量洼地三:线下屏的“联网化改造”

电梯屏、快递柜屏、车载屏正在接入LBS+账号体系。某奶茶品牌通过美团外卖柜屏幕推送“猜你喜欢”线下屏到小程序的跳转转化率达31%


实战:如何用存量搏出增量?

步骤一:建立“用户旅程坐标系”

把用户从认知→兴趣→购买→分享的每一步映射到具体触点
- 认知:B站UP主测评视频
- 兴趣:小红书评论区关键词
- 购买:抖音直播间限时券
- 分享:微信社群“晒单返现”
某3C品牌用这套模型把单用户运营成本降低42%

步骤二:设计“跨端身份统一”方案

通过UnionID+手机号+设备指纹的三重匹配,某服装品牌实现了:
1. 抖音广告点击用户在微信小程序自动领券
2. 线下门店试衣用户回家收到淘宝直播提醒
3. 天猫旗舰店加购的用户在电梯屏看到专属折扣
跨端复购率提升65%

步骤三:用“内容原子化”对抗算法茧房

把一条长视频拆成:
- 15秒竖版(抖音信息流)
- 60秒横版(B站科普)
- 3张图文(小红书笔记)
- 1张信息长图(微信社群)
某知识付费团队靠这套打法,单条内容获客成本从50元降到12元


自问自答: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

问:巨头垄断下,中小团队还有机会吗?
答:某三线城市宠物店通过企业微信社群+抖音同城直播月流水从8万做到120万。关键不是平台红利,而是用数据把“附近的人”变成“每周必买的人”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怎么办_未来流量红利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预算只有5000元怎么做增长?
答:先花2000元投小红书素人“城市+痛点”关键词,再花3000元做微信社群裂变(邀请3人得试用装)。某手工皂商家用这招7天获客800人,转化率达28%

问:AI工具会不会让运营失业?
答:AI能生成100条文案,但“凌晨3点陪失恋用户在直播间聊天”的共情力无法替代。未来需要的是会用AI放大情绪价值的运营,而不是被AI替代的流水线。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