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前景到底如何?先拆三大宏观变量
电子信息材料行业前景怎么样?一句话:需求扩张>供给扩张,景气周期仍在半山腰。具体看三条主线:

- 5G+AIoT:基站、射频前端、传感器对高频高速基板、低介电树脂的年复合增速>18%;
- 新能源车:功率半导体(SiC/GaN)、高导热基板、电磁屏蔽膜单车价值量从200元跳涨到1200元;
- 先进封装:2.5D/3D封装拉动ABF载板、环氧塑封料需求,2025年全球缺口或达20%。
如何选细分赛道?四步筛选法
1. 看技术壁垒:专利+Know-how双重护城河
问:专利数量多就一定安全吗?
答:不一定。有效发明专利>50件且覆盖海外才算硬门槛;同时必须有工艺Know-how,例如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温度曲线,实验室配方≠量产良率。
2. 看客户黏性:Tier1认证周期=现金流安全垫
典型路径:
- 材料厂商→通过A客户PPAP→小批量→18个月爬坡→年框协议。
一旦切入苹果/特斯拉/华为供应链,替换成本>3年,毛利率可稳在35%以上。
3. 看国产替代空间:自给率<30%的才是真蓝海
细分材料 | 全球市场规模 | 中国自给率 | 国产替代逻辑 |
---|---|---|---|
ABF载板 | 45亿美元 | 5% | 缺货+政策补贴 |
高端光刻胶 | 24亿美元 | 10% | 美日出口管制 |
电子铜箔 | 80亿美元 | 65% | 红海竞争,慎入 |
4. 看资本效率:轻资产or重资产?
轻资产案例:电磁屏蔽涂料,核心在配方,CAPEX<营收15%;
重资产案例:12寸硅片,单条产线投入>50亿元,折旧占成本30%。
初创团队优先选轻资产细分,现金流更快回正。
2024-2026三大高潜赛道拆解
高潜赛道一:碳化硅(SiC)衬底
需求端:800V高压平台车型渗透率将从8%→45%,带动SiC晶圆需求CAGR>35%。
供给端:全球仅Wolfspeed、II-VI、天岳三家能量产6英寸导电型,供需缺口持续。
投资要点:
- 关注长晶炉自制能力(降低50%成本);
- 8英寸量产进度领先者估值溢价>3倍。
高潜赛道二:高端电子树脂(LCP/MPI)
问:MPI会替代LCP吗?
答:在Sub-6GHz频段MPI性价比更高,但毫米波场景LCP不可替代。双路线布局的厂商抗风险能力更强。
国产玩家:普利特、金发科技已获华为小批量订单,验证周期缩短至12个月。

高潜赛道三:先进封装用PSPI(光敏聚酰亚胺)
技术难点:分辨率<5μm、残膜率<3%、热膨胀系数<15ppm/℃。
突破路径:
- 与晶圆厂联合开发,缩短认证时间;
- 引入日韩专家,解决光引发剂纯度瓶颈。
风险预警:三大坑别踩
- 伪需求: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连续两季环比下滑,透明PI盖板暂缓扩产;
- 价格战:国内铜箔产能2024年过剩40%,加工费跌破现金成本;
- 技术迭代:硅基负极能量密度提升不及预期,石墨负极仍占主流。
实操工具:一张决策打分表
细分赛道 技术壁垒 客户黏性 替代空间 资本效率 总分 SiC衬底 9 8 9 6 32 PSPI 8 7 8 7 30 LCP/MPI 7 6 7 8 28 电子铜箔 5 6 4 5 20 (评分标准:9=极高,5=中等,1=极低)
使用建议:总分>28且有两项>8分的赛道才值得All-in。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