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铜价为何先扬后抑?
2013年LME三月铜在2月14日创下全年高点8295美元/吨,随后一路下探至6月25日的6602美元/吨,全年振幅接近25%。核心原因有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美联储提前释放QE退出信号,美元指数从79升至84,铜的金融溢价快速蒸发。
- 中国春节后补库力度低于预期,上海保税区库存从45万吨增至75万吨,现货贴水一度扩大至贴水200元/吨。
- 智利Escondida铜矿罢工仅持续24小时,供应中断炒作迅速降温。
2013铜行业供给端:矿山增产与冶炼瓶颈并存
全球矿山铜产量到底增加了多少?
ICSG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矿山铜产量同比增长6.2%至1819万吨,增量主要来自:
- 秘鲁Las Bambas项目进入试生产,贡献15万吨增量。
- 刚果Kamoa铜矿投产,非洲地区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
- 中国西藏甲玛铜矿二期扩产,国内矿山铜产量同比提升8.7%。
但冶炼环节出现明显瓶颈:全球粗炼产能利用率仅78%,中国TC/RC长单加工费跌至70美元/7.0美分,创2006年以来新低。
2013铜行业需求端:中国电力投资成唯一亮点
哪些领域拖累了铜消费?
2013年中国精炼铜表观消费增速放缓至5.1%(2012年为8.3%),结构分化显著:
应用领域 | 占比 | 同比变化 |
---|---|---|
电力电缆 | 49% | +12% |
空调制冷 | 15% | -8% |
电子通讯 | 10% | -5% |
交通运输 | 9% | +3% |
国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1.3%带动铜杆线企业开工率维持75%以上,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仅增2.7%,导致铜管需求旺季不旺。
2013铜行业库存:隐性化与金融化加速
显性库存方面,LME库存从32万吨降至21万吨,但上海保税区库存激增30万吨。更关键的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铜融资贸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青岛港重复质押事件暴露风险。
- 高盛等投行控制LME仓单比例达50%,cash/3月升水被刻意拉大至50美元。
- 中国国储局年内未启动收储,与2012年收储23万吨形成鲜明对比。
2013铜行业政策:环保风暴重塑成本曲线
环保核查如何影响中小冶炼厂?
环保部《铜冶炼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在2013年9月正式实施,直接导致:
- 江西、安徽两省合计关停粗炼产能28万吨,占全国比重3.5%。
- 吨铜环保成本增加800-1200元,小型再生铜企业亏损面扩大至60%。
- 进口废铜含杂率标准从1.5%收紧至1.0%,废铜进口量同比下降11.2%。
2013铜行业技术突破:湿法炼铜渗透率提升
紫金矿业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浸出技术在黑龙江多宝山实现工业化应用,将边界品位从0.3%降至0.15%,新增可采储量50万吨金属量。该技术使:
- 吨铜现金成本下降18%至3100美元。
- 项目投资回收期缩短至4.2年。
- 预计2020年前中国湿法铜占比将从8%提升至15%。
2013铜行业并购:资源民族主义抬头
五矿集团58.5亿美元收购秘鲁Las Bambas铜矿创下中国金属矿业海外并购纪录,但遭遇:
- 秘鲁政府要求额外缴纳2.6亿美元矿山使用费。
- 当地社区封锁道路长达17天,迫使项目推迟投产3个月。
- 最终铜精矿含砷超标0.02%,需折价销售给日本冶炼厂。
2013铜行业展望:熊市周期中的结构性机会
尽管2013年铜价进入技术性熊市,但新能源领域用铜量增长23%带来新需求:
- 每辆新能源汽车耗铜量80kg,是传统汽车的4倍。
-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新增35GW,对应铜需求28万吨。
- 中国分布式光伏项目拉动铜带需求增长40%。
预计2014年铜价将在6800-7500美元/吨区间波动,矿山与冶炼产能错配或导致Q2出现阶段性短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