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白酒行业到底处在什么阶段?
从宏观数据看,2023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671万千升,同比下滑5.1%,连续第七年下降;但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长9.7%,利润2328亿元,同比增长7.5%。这组看似矛盾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事实:行业总量见顶,但结构性红利仍在。

二、高端酒、次高端、大众酒谁在真正赚钱?
- 高端酒(千元以上):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占据95%份额,毛利率普遍>85%,库存周转天数<30天,现金流极其健康。
- 次高端(300-800元):汾酒青花、洋河M6+、习酒窖藏1988等混战,2023年整体增速18%,但渠道库存已升至3.5个月,部分品牌开始倒挂。
- 大众酒(100元以下):牛栏山、玻汾、老村长等销量下滑12%,光瓶酒价格战打到15元/瓶,中小酒厂批量退出。
三、年轻人不喝白酒了?数据给出相反答案
《2024抖音酒水报告》显示:18-29岁用户白酒消费额同比增长134%,但呈现三大特征:
- 小规格化:100ml小酒年销超5亿瓶,江小白、梅见、观云等新锐品牌切走30%增量。
- 场景碎片化:露营、电竞、宅家独饮等非传统场景占比达42%。
- 口味利口化:低度化(38度以下)、果味化(蜜桃、荔枝等)产品复购率高出传统产品2.7倍。
四、渠道革命:烟酒店正在被谁取代?
传统经销商体系正遭遇三重冲击:
1. 直播电商:抖音酒水类目GMV三年增长20倍,2023年汾酒单场直播破2.3亿,厂家直营占比从5%飙升至38%。
2. 私域团购:企业微信+社群模式兴起,某省酒企通过2000个社群年销3亿元,客单价达传统烟酒店3倍。
3. 即时零售:美团闪购白酒订单年增180%,30分钟送达的“急用酒”场景撬动了200亿新增量。

五、未来五年投资白酒的四大关键变量
变量1:产能出清速度
目前全国白酒生产许可证仍在有效期内的企业约697家,较2015年减少60%。未来五年预计再淘汰30%,存活者将享受集中度提升红利。
变量2:消费税改革
传闻中的“白酒消费税后移至零售环节”若落地,可能引发:
- 高端酒终端价上涨10-15%
- 区域酒企因渠道管控弱被迫降价保量
- 电商渠道因透明化优势进一步崛起
变量3:资本泡沫程度
2023年酱酒基金募集规模超800亿,但实际投产率不足40%。部分基酒价格已从2021年高点回落35%,警惕“茅台镇贴牌酒”二次崩盘。
变量4:国际化突破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白酒出口额仅8.4亿美元,占行业收入0.8%。RCEP关税减免后,东南亚市场出现“茅台冰淇淋+白酒鸡尾酒”的组合打法,或成突破口。
六、实战建议:不同资金量级的投资策略
大资金(千万级以上)
核心策略:绑定头部产区
- 直接投资茅台镇、泸州等核心产区基酒收储
- 与地方国资合作参与酒厂混改(如某川酒集团已释放15%股权)

中资金(百万级)
核心策略:押注细分品类冠军
- 关注清香型汾酒全国化带来的经销商配额红利
- 布局老酒证券化(阿里拍卖上1990年代汾酒年涨幅达25%)
小资金(十万级)
核心策略:渠道套利
- 利用抖音本地生活服务商身份,低价获取名酒品鉴装(如五粮液1618 50ml装进货价19元,直播售价59元)
- 参与酒企数字藏品(洋河推出的“梦之蓝手工班”NFT半年溢价3倍)
七、2024年必须跟踪的三个先行指标
1. 茅台批价:若散瓶飞天批价跌破2500元,预示行业调整深化
2. 酱酒库存:仁怀产区基酒库存超过20万吨时,警惕价格战
3. 资本动向:观察华润、复星等产业资本是否重启并购(2023年已沉寂)
最后回答开篇问题:未来五年白酒仍值得投资,但必须放弃“躺赢”思维——从赚“行业β”转向赚“结构α”,从囤酒升值转向渠道运营,从单一品类转向“白酒+”生态布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