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农业行业现状_未来发展趋势

新网编辑 16 0

2017农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万亿元,但增速却降至2.9%,为近十年最低。一边是总量创新高,一边是增速放缓,矛盾背后隐藏着结构性调整消费升级的双重压力。

2017农业行业现状_未来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粮食产量为何“十三连丰”却难掩隐忧?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2358亿斤,实现“十三连丰”。然而,库存高企进口激增并存:

  • 玉米临储库存高达2.3亿吨,去库存周期被业内估算需3-5年
  • 大豆进口量9554万吨,对外依存度突破87%

为何丰收却难赚钱?价格倒挂是主因:国内玉米到港价长期高于进口玉米200-300元/吨,导致加工企业转向海外采购。


土地改革如何撬动规模经营?

2017年,“三权分置”进入实操阶段,全国33个试点县完成确权面积5.4亿亩。这一改革直接催生了两大变化:

  1. 土地流转率突破35%,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扩大至200亩以上
  2.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放额超400亿元,破解了“融资难”痼疾。

以黑龙江克山县为例,合作社通过抵押1.2万亩土地经营权,获得2000万元低息贷款,用于购置大型农机,每亩成本降低80元


消费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中,有机食品占比达12.3%,较2012年提升8个百分点。需求端的变化迫使生产端转型:

2017农业行业现状_未来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绿色认证农产品价格溢价达30%-50%
  • 生鲜电商渠道占比从2016年的4.2%飙升至11.7%

盒马鲜生数据显示,2017年其有机蔬菜SKU数量同比扩大3倍,客单价高出普通蔬菜2.6倍


资本下乡的“冰与火”

2017年农业领域PE/VC融资总额486亿元,但60%资金流向了下游品牌与渠道,而非种植端。典型案例:

  • 每日优鲜4.5亿美元C轮融资,用于冷链前置仓建设;
  • 温氏股份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将生猪养殖成本控制在5.2元/斤,低于行业平均15%

资本为何避开种植?自然风险+价格波动导致投资回收期长达5-7年,而下游品牌平均3年即可盈利。


科技如何改写“靠天吃饭”?

201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57.5%,三项技术成为突破口:

  1. 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倍,新疆棉田每亩节本120元
  2. 畜禽智能耳标:实现生猪生长数据实时监测,料肉比降低0.3
  3. 区块链溯源:中化集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20万亩高粱基地,溢价收购价高出市场10%

未来五年农业的确定性机会

基于2017年数据推演,三大赛道已现雏形:

2017农业行业现状_未来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功能性农产品:富硒大米、高油酸花生等品类市场规模预计年增25%
  • 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如金丰公社整合2300家农资经销商,服务面积超5000万亩
  • 碳汇农业: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每亩可产生0.5吨碳汇,按当前欧洲碳价计算,收益达200元/亩

普通农户如何参与新红利?

答案藏在“专业化分工”四个字里:

  1. 加入合作社:黑龙江仁发合作社社员每亩分红803元,比分散经营高40%
  2. 转型服务商:山东寿光菜农通过提供嫁接苗服务,单棚年收入从3万元增至12万元
  3. 订单农业:与叮咚买菜签约种植“奶油生菜”,收购价比市场高20%且包销。

政策窗口期还有多久?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释放信号: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意味着土地流转合同可签至2057年。对于想扩大规模的经营者,2025年前是最后的政策洼地——届时土地租金、补贴标准将完成市场化定价,机会窗口将大幅收窄。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