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猪还能赚钱吗?能,但利润区间被压缩到100—300元/头,核心取决于成本控制与出栏节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当前生猪价格为何持续低位?
2023年四季度以来,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徘徊在14—15元/公斤,同比下跌约12%。三大直接原因:
- 产能去化不彻底:能繁母猪存栏仍高于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
- 二次育肥集中出栏:去年压栏的“牛猪”在春节后集中上市;
- 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餐饮端白条走货量仅恢复至疫情前85%。
二、2024年供需天平会向哪边倾斜?
1. 供给端: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是关键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2月能繁母猪存栏4142万头,环比减少0.8%。按10个月产能传导周期推算,2024年三季度出栏量才会出现实质性下降。
2. 需求端:腌腊、开学、节假日能否拉动?
通过复盘近五年需求曲线发现:
- 腌腊季(11—1月)可提升屠宰量20%—25%;
- 春节后2—3月为全年需求谷底;
- 9月开学+中秋国庆双节是下半年唯一峰值。
三、成本线保卫战:饲料、仔猪、防疫谁是大头?
以120公斤出栏体重测算,当前完全成本构成如下:
项目 | 单头成本(元) | 占比 |
---|---|---|
饲料 | 840 | 62% |
仔猪 | 300 | 22% |
动保+人工 | 120 | 9% |
栏舍折旧 | 100 | 7% |
饲料价格每下跌0.1元/公斤,可直接增厚利润12元/头。2024年玉米、豆粕供需宽松,预计饲料均价同比再降3%—5%。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养猪人最关心的三个操作节点
1. 何时补栏仔猪最划算?
仔猪价格与6个月后出栏猪价呈高度负相关(r=-0.73)。当15公斤仔猪低于400元/头时,对应远期猪价大概率高于16元/公斤。2024年3—4月仔猪价格或现年内低点。
2. 二次育肥还能不能做?
二次育肥盈利核心看价差≥1.5元/公斤+增重效率≥0.7公斤/日。当前价差仅0.8元/公斤,风险收益比已不划算。
3. 出栏体重如何动态调整?
当猪价低于14元/公斤时,提前出栏至110公斤可减少亏损;若猪价回升至16元以上,可压栏至130公斤获取溢价。
五、政策与金融工具如何对冲风险?
- 生猪“保险+期货”:2024年中央财政补贴比例提高至50%,锁定15元/公斤保底价;
- 规模场贴息贷款:年利率最低可至2.5%,缓解现金流压力;
- 地方收储:江西、四川已启动第一批3万吨冻猪肉收储,托底信号明确。
六、2024年盈利模型测算:三种情景对比
情景 | 全年均价(元/公斤) | 完全成本(元/公斤) | 头均利润(元) |
---|---|---|---|
悲观 | 14.0 | 14.5 | -60 |
中性 | 15.2 | 14.2 | 120 |
乐观 | 16.5 | 14.0 | 300 |
结论:中性情景概率最大,成本控制优秀者可获微利。
七、未来五年行业变局:散户退场与智能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规模养殖比重需达70%以上。这意味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年出栏500头以下散户将以每年8%—10%速度退出;
- 智能饲喂、物联网环控系统普及率将从30%提升至60%,人工成本再降20%;
- 屠宰端集中度CR10将突破30%,倒逼养殖端签订长期订单。
养猪不再是“靠天吃饭”的粗放生意,而是一场关于数据、资金、政策敏感度的综合竞赛。2024年能否赚钱,取决于你是否能在14元/公斤的生死线上,把每一分钱成本算到极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