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化行业前景如何?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叠加,传统炼化产能正经历结构性洗牌;短期看成品油需求见顶,长期看化工新材料与氢能产业链将重塑价值链。
石油炼化企业如何降本增效?答案藏在“装置大型化+数字化+绿色低碳”三大抓手,以及“原料轻质化、产品高端化、运营精细化”三条主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行业现状:高油价与产能过剩并存
- 全球炼油能力突破1.02亿桶/日,但开工率仅78%,亚太地区过剩最为严重。
- 中国成品油出口配额收紧,倒逼炼厂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
- 碳排放成本上升:欧盟CBAM试点、国内碳市场扩容,每吨CO₂成本已逼近200元。
需求拐点:交通用油见顶,化工原料成增量
交通用油为何提前见顶?
电动车渗透率超预期: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50万辆,替代汽柴油约1500万吨/年;叠加LNG重卡替代,柴油需求2025年或现负增长。
化工新材料需求为何持续增长?
光伏级EVA、锂电隔膜料、高端聚烯烃弹性体(POE)年增速>15%,**炼化一体化项目“减油增化”可将化工品收率从15%提升至45%**。
降本增效路径一:装置大型化与原料轻质化
- 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单吨原油加工能耗下降18%,单位投资成本降低25%。
- 轻质原油替代重质油:API度>35的轻质油裂解乙烯收率提高12%,减少后续加氢装置负荷。
- 副产氢气循环利用:炼厂重整装置副产氢纯度99.9%,可直接用于渣油加氢裂化,年节约成本超2亿元。
降本增效路径二:数字化运营与智能工厂
如何通过APC系统降低能耗?
先进过程控制(APC)将常减压装置过汽化率从4%降至2.5%,**单套装置年节电800万度**。
数字孪生如何减少非计划停车?
对催化裂化装置建立实时孪生模型,可提前72小时预警催化剂失活,**非计划停车次数下降40%**。
降本增效路径三:绿色低碳与碳资产运营
- CCUS商业化示范: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CO₂驱油提高采收率8%-12%。
- 生物航煤掺炼:采用HEFA技术,以餐饮废油为原料,**每吨生物航煤减排2.5吨CO₂**。
- 绿氢替代灰氢:库车光伏制氢项目年产2万吨绿氢,替代天然气制氢可减排48万吨CO₂/年。
典型案例: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项目拆解
| 维度 | 传统炼厂 | 浙江石化 |
|---|---|---|
| 原油适应性 | 重质油为主 | 轻质+凝析油灵活切换 |
| 化工品收率 | 15% | 45% |
| 综合能耗 | 65千克标油/吨 | 48千克标油/吨 |
| CO₂排放强度 | 0.45吨/吨原油 | 0.32吨/吨原油 |
通过**“炼油-芳烃-烯烃”全链条优化**,浙江石化吨油利润比传统炼厂高380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未来竞争焦点:从规模到技术代差
下一轮洗牌将围绕**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OTC)**、**电加热蒸汽裂解**等颠覆性技术展开。掌握技术代差的企业,可在油价60美元/桶环境下仍保持15%以上ROCE。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