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波特五力?它为何对医药行业格外重要?
波特五力模型由哈佛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用来评估一个行业的长期吸引力。 在医药行业,**政策壁垒高、研发周期长、专利悬崖明显**,任何一项力量的变化都可能让一家市值千亿的药企瞬间失去护城河。 自问:为什么恒瑞、石药能在集采中依旧保持利润?答案就在于它们提前用五力模型预判了竞争格局,并围绕“**创新管线+成本控制**”布下双重防线。 ---现有竞争者:内卷还是差异化?
**1. 同质化竞争白热化** 国内仅PD-1单抗就有十余款上市,靶点扎堆导致价格战。 **2. 差异化突围路径** - **技术差异化**:百济神州通过“替雷利珠单抗”Fc段改造,降低ADCC效应,减少副作用。 - **适应症差异化**:君实生物将PD-1拓展至鼻咽癌,避开肺癌红海。 - **剂型差异化**:长春高新长效生长激素水针,患者依从性提升3倍。 自问:集采杀价后,药企靠什么活下去?**唯有差异化才能跳出价格泥潭**。 ---潜在进入者:Biotech的“降维打击”有多可怕?
**1. 资本门槛降低**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让无收入Biotech也能融资,2023年医药领域VC/PE募资额超千亿。 **2. 技术门槛被AI击穿** 英矽智能用AI设计的小分子ISM001-055,18个月进入临床,传统CMC流程需36个月。 **3. 传统药企的防御策略** - **License-in前置**:华东医药7亿美元引进PROTAC管线,直接跳过早期研发。 - **生态卡位**:药明生物打造“CRDMO”一体化平台,把潜在对手变成客户。 自问:Biotech会不会颠覆大药企?**短期看资金,长期看商业化能力**,辉瑞与BioNTech的合作已给出答案。 ---替代品威胁:中成药、保健品还是数字疗法?
**1. 中成药带量采购** 湖北联盟集采中,血塞通注射液降价50%,直接冲击化学药神经保护剂市场。 **2. 保健品“擦边球”** 汤臣倍健的“护肝片”添加水飞蓟素,虽未获批适应症,但电商销量碾压处方药。 **3. 数字疗法的降维打击** Pear Therapeutics的reSET-O(针对阿片成瘾)获FDA认证,医生处方后患者通过APP完成认知行为治疗,**用药频次下降40%**。 自问:医生会优先开药还是推荐数字疗法?**在医保控费背景下,疗效相当时代价更低者胜出**。 ---供应商议价能力:原料药“卡脖子”有多痛?
**1. 关键中间体垄断** 印度封锁肝素粗品出口,2023年Q2那曲肝素钙价格暴涨300%。 **2. 垂直一体化自救** - **华海药业**:从缬沙坦原料药到制剂全产业链,集采报价可低20%仍盈利。 - **博瑞医药**:发酵法合成艾日布林,摆脱对海洋生物的依赖,成本下降60%。 自问:如何避免被上游“锁喉”?**要么控制原料,要么用合成生物学重构供应链**。 ---客户议价能力:医保局、医院还是患者说了算?
**1. 医保支付方的终极权力** 2023年医保目录谈判中,奥雷巴替尼年治疗费用从25万压至12万,降幅52%。 **2. 医院二次议价暗流** 部分三甲医院要求药企在医保价基础上再返点5%-8%,否则不进院。 **3. 患者自费的“用脚投票”** CAR-T疗法奕凯达120万一针,未进医保但2023年销量仍增长200%,**支付能力决定市场天花板**。 自问:未来药企该讨好谁?**医保保基本,商保保高端,自费市场拼品牌**。 ---用波特五力重新规划药企战略
**1. 竞争格局预判** 每季度更新一次五力雷达图,重点监测: - 同类靶点临床III期数量 - 原料药出口政策变化 - 数字疗法审批动态 **2. 资源投放优先级** - **高威胁领域**:PD-1/PD-L1赛道减少投入,转向双抗、ADC。 - **高壁垒领域**:GLP-1原料药自建产能,锁定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红利。 **3. 动态护城河构建** - **专利丛林**:围绕核心化合物申请晶型、盐型、制剂工艺专利,延长保护期至25年。 - **真实世界数据**:通过医院合作收集用药后5年随访数据,形成循证壁垒。 自问:下一个十年,什么样的药企能穿越周期?**左手硬核创新,右手供应链韧性**,两者缺一不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