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外卖行业分析_外卖平台如何盈利

新网编辑 27 0

2017外卖市场到底有多大?

根据易观、艾媒、Trustdata三家机构交叉验证的数据,2017年中国外卖市场整体交易额突破2045.6亿元,同比增长23.5%。日均订单量从年初的1800万单一路爬升至年末的2800万单,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当天点过外卖。用户规模方面,全年活跃买家数达到3.23亿,渗透率首次超过45%

2017外卖行业分析_外卖平台如何盈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卖平台如何盈利?拆解三大现金流

1. 佣金收入:平台最稳的“基本盘”

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家头部平台在2017年统一把佣金率从15%上调至18%-22%区间。以一份客单价45元的订单为例,平台可抽取8.1-9.9元。全年2045亿元交易额中,约370亿元以佣金形式沉淀到平台账户。

2. 广告与竞价:流量二次变现

2017年“双11”当天,饿了么首页前5个Banner位单日竞价高达12万元;美团“品牌专区”CPC出价峰值冲到4.8元/次点击。全年广告收入占平台总营收的11%-13%,成为继佣金之后的第二大现金牛。

3. 配送费与会员:被忽视的“第三极”

美团在2017年6月推出“会员免配送费”计划,年费108元,三个月内付费会员突破800万;饿了么“超级会员”定价88元,年末会员数达到1200万。仅会员费一项,两大平台全年进账18-20亿元


用户画像:谁在天天点外卖?

  • 年龄层:18-35岁人群占比78.6%,其中25-30岁是核心消费群。
  • 城市分布:一二线城市贡献63%交易额,但三四线城市订单量增速高达65%
  • 消费时段:午餐(11:00-13:00)占42%,晚餐(17:00-19:00)占38%,夜宵(21:00-24:00)增速最快,同比+92%
  • 客单价:全国平均43.7元,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平均52.4元

商家端:高毛利品类与生死线

高毛利品类TOP5

  1. 轻食沙拉:毛利率65%-70%
  2. 奶茶甜品:毛利率60%-68%
  3. 烧烤炸串:毛利率55%-62%
  4. 日韩简餐:毛利率50%-58%
  5. 川湘小炒:毛利率45%-52%

平台生死线:月销多少单才不亏?

以二线城市30㎡外卖专门店为例:

  • 房租8000元/月
  • 人工2人×4500元=9000元/月
  • 水电1500元/月
  • 平台佣金20%
  • 食材成本35%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8500元)÷(客单价45元×毛利率45%)≈915单/月。也就是说,日均30单是外卖小店的生死线。

2017外卖行业分析_外卖平台如何盈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7年平台补贴大战真相

很多人以为2017年补贴依旧凶猛,实则不然。美团全年补贴率从8.7%降至4.2%;饿了么从10.1%降至5.5%。补贴重点从“撒钱拉新”转向“精准留存”:

  • 新客首单立减:额度从20元降至12元
  • 老客红包:由随机5-15元改为固定3元
  • 满减门槛:由满30减15提高至满45减20

平台通过大数据分层,把补贴集中投给近7日未下单近30日下单频次下降的用户,ROI提升2.8倍


配送端:骑手成本与效率博弈

骑手收入结构

2017年一线城市骑手月均收入8200-9500元,其中:

  • 基础单量工资4.5元/单
  • 高峰时段补贴1.2元/单
  • 恶劣天气补贴2元/单
  • 好评奖励0.5元/单

效率提升黑科技

美团在2017年Q4上线“智能调度系统2.0”,通过机器学习+实时路况,把平均配送时长从32分钟压缩到28分钟,骑手日均单量由38单提升到45单,平台单均配送成本下降0.6元


资本视角:合并、站队与估值

2017年8月,饿了么正式收购百度外卖,作价8亿美元;10月,阿里追加10亿美元投资饿了么,持股达32.94%。美团则在10月完成4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300亿美元。至此,外卖战场进入AT对决:阿里系饿了么+百度外卖 VS 腾讯系美团外卖。

2017外卖行业分析_外卖平台如何盈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未来三年隐忧:天花板与监管

增长天花板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外卖APP月活增速首次跌破10%。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已接近70%,新增用户成本从25元飙升至48元

政策监管

2017年11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台,要求平台对商户100%实名登记100%实地核验。美团、饿了么紧急下线20万家资质不全的中小商户,短期交易额下滑7%-9%


写在最后的行业暗流

2017年外卖行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平台盈利模型跑通、补贴退坡、商户洗牌、监管落地,每一个变量都在重塑行业格局。对于商家而言,精细化运营+高毛利品类才是穿越周期的船票;对于用户而言,补贴退潮后的服务体验将成为新的决策点;对于平台而言,如何在下沉市场复制一二线打法将决定未来五年的座次。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