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IS行业发展前景如何_中国GIS行业市场规模有多大

新网编辑 30 0

一、什么是GIS?它在中国为何突然“出圈”?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并非新鲜事物,但近五年在数字孪生城市、自然资源确权、应急指挥三大场景高频出现,使其从“幕后工具”走向“前台基建”。简单来说,GIS把地图、遥感、物联网数据叠加到一张“时空底图”上,让政府和企业用空间思维做决策。

中国GIS行业发展前景如何_中国GIS行业市场规模有多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中国GIS行业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2023年赛迪顾问报告显示,中国GIS软件与服务业规模已突破5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7%;若算上硬件、数据加工、运营维护,整体产业链规模接近1200亿元。其中:

  • 政府端: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中国”项目单年招标额就超过80亿元;
  • 企业端:物流、电网、通信三大行业GIS采购增速连续三年超25%;
  • 消费端:高德、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日均调用量突破500亿次,带动中小开发者付费。

三、谁在瓜分市场?一张图看懂竞争格局

行业集中度比想象中高,TOP5厂商拿走62%的软件收入

  1. 超图软件:国产替代最大受益者,占据政府端35%份额;
  2. Esri中国:外企本土化典范,深耕国土空间规划;
  3. 中地数码:MapGIS在矿山、地质领域不可替代;
  4. 航天宏图:遥感+GIS一体化,拿下多个军方大单;
  5. 北斗星通:高精度定位+GIS引擎,自动驾驶场景增长最快。

四、政策红利还能吃多久?

自问:自然资源部“十四五”规划里,GIS相关表述出现了多少次?
自答:37次,比“大数据”还多5次。核心政策包括:

  • 实景三维中国:2025年前完成地级市全域覆盖,带来200亿元增量;
  • 农村宅基地确权:GIS是确权底图唯一技术标准,2024年招标高峰;
  • 灾害普查:国务院要求2024年底前完成全国自然灾害风险GIS数据库。

五、技术迭代:三维GIS、云原生、AI融合哪个更颠覆?

三维GIS已从“好看”变为“好用”。上海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用三维GIS叠加实时车流,使拥堵响应时间缩短40%。

云原生GIS让中小政府“用得起”:阿里云GIS云平台把一次建设成本从500万降到50万。

中国GIS行业发展前景如何_中国GIS行业市场规模有多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AI+GIS最性感案例:国家电网用AI识别卫星影像中的输电走廊隐患,人工巡检工作量下降70%。


六、哪些细分赛道还藏着“隐形冠军”?

细分赛道代表企业毛利率
地下管线GIS正元地信58%
室内定位GIS图聚智能65%
农业遥感GIS珈和遥感62%

七、出海机会:东南亚为何成为中国GIS的第二战场?

印尼政府2023年启动“国家土地确权”项目,预算4.7亿美元,明确要求使用中国测绘标准。超图、航天宏图已设立雅加达子公司,复制“中国方案”:先低价提供底图,再通过数据更新服务收费。


八、投资风险:看似蓝海,实则暗礁

回款周期长:政府项目平均账期18个月,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巨大;
数据安全审查:外资厂商参与国家级项目需通过安全评估,Esri中国2023年因此丢掉两个省级大单;
人才缺口:高校GIS专业毕业生年均2.4万人,但企业需求缺口达6万人,人力成本年增15%。


九、未来五年,中国GIS行业会变成什么样?

自问:GIS会像ERP一样成为企业标配吗?
自答:在电力、通信、物流三大行业,GIS渗透率将在2028年超过80%,但制造业仍低于30%。
自问:C端用户会感知到GIS吗?
自答:不会直接感知,但每一次外卖准时送达、每一次网约车精准接驾,背后都是GIS在调度时空资源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