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行业未来五年增长点在哪里_医药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新网编辑 27 0

一、医药经济行业未来五年增长点在哪里?

未来五年,医药经济行业的核心增量将围绕“老龄化+创新药+国际化”三条主线展开。具体而言:

医药经济行业未来五年增长点在哪里_医药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老龄化红利: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28年突破25%,慢病用药、康复器械、居家检测三大细分赛道年复合增速预计超过15%。
  • 创新药放量: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明确后,创新药入院速度加快,PD-1、ADC、双抗三大品类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
  • 国际化窗口:FDA对中国临床数据认可度提升,2024年起每年或有8-10个国产创新药在美获批,带来额外200亿美元峰值销售空间。

二、医药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穿越周期的本质是“现金流安全+管线梯队+政策套利”三位一体。

1. 现金流安全:把账算到36个月以后

问:账上现金到底要留多少才安全?
答:按照2023年行业平均销售费用率28%、研发投入占比12%测算,一家年收入50亿元的Pharma至少需要预留36个月固定支出,即约30亿元现金或等效银行授信。

2. 管线梯队:3-5-8模型

头部Biotech已验证“3个临床后期+5个临床中期+8个临床前”的梯队配置能平滑单品种失败风险。例如百济神州通过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欧司珀利单抗三大后期品种锁定近100亿元峰值销售,同时用早期ADC管线对冲技术迭代风险。

3. 政策套利:医保外支付场景挖掘

医保控费背景下,企业正转向商保、惠民保、自费药房三大支付场景。2023年惠民保覆盖1.2亿人,特药责任赔付规模同比增长210%,CAR-T疗法通过该渠道实现30%销量来自医保外。


三、被忽视的细分机会:原料药+CDMO的“哑铃策略”

当创新药陷入内卷时,原料药与CDMO正在形成“高壁垒+高弹性”的哑铃型机会:

医药经济行业未来五年增长点在哪里_医药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原料药:沙坦类、造影剂类品种因环保限产导致价格三年涨3倍,华海药业、司太立等企业毛利率回升至45%以上。
  2. CDMO:全球Top20药企外包率从38%提升至52%,药明生物、凯莱英获得辉瑞Paxlovid、GSK带状疱疹疫苗等大单,2023年新签订单增速超60%。

四、区域市场深度拆解:下沉市场 vs 出海市场

下沉市场:县域医院的“隐形冠军”

县域医院药品采购金额年增速达18%,远超三甲医院的9%。通化东宝的胰岛素在基层市场市占率超70%,核心打法是:

  • 学术下沉:2000人县域内分泌医生培训计划
  • 渠道扁平化:砍掉省级代理,直接对接县域经销商
  • 医保支付创新:与地方政府合作“糖尿病管理打包付费”

出海市场:避开内卷的“曲线救国”

问:哪些国家值得优先布局?
答:东南亚(印尼、越南)、中东(沙特、阿联酋)、拉美(巴西、墨西哥)三大区域具备三大共性:

  1. 注册门槛低于FDA:印尼仅需中国临床数据+本地BE试验
  2. 医保覆盖空白:沙特将肿瘤药纳入国家医保,但本土无生产能力
  3. 支付能力跃升:墨西哥中产阶级人口十年增长2倍,自费购药意愿强

五、2024年必须跟踪的三个政策变量

变量一:DRG/DIP支付改革扩围
2024年所有三级医院将实行DRG付费,创新药入院需证明“相比标准治疗具有成本效果优势”,预计推动药企与医院共建真实世界研究(RWS)数据库。

变量二: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
国家医保局正在研究“国际最低价参考”规则,可能引入日本、澳大利亚最低价作为谈判天花板,直接影响PD-1等成熟品种续约价格。

变量三>原料药带量采购试点
2024年可能启动胰岛素原料药专项集采,目前联邦制药、东阳光等企业的原料药自供比例将决定成本竞争力。

医药经济行业未来五年增长点在哪里_医药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六、投资者视角:如何识别“伪创新”与“真刚需”

判断标准可简化为“三问三看”

  • 一问临床终点:是否用PFS替代OS?看是否披露HR值与置信区间
  • 二问对照组:是否用安慰剂而非标准治疗?看试验设计是否经CDE预沟通
  • 三问市场空间:是否用TAM替代峰值销售?看是否扣除医保降价与竞品分流

2023年科创板被否的6家医药企业中,5家倒在“对照组设计缺陷”问题上。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