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怎么做_行业分析有哪些维度

新网编辑 20 0

为什么要做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是任何商业决策的起点。没有数据支撑的判断,往往只是拍脑袋。通过系统化的行业分析,可以:
预判市场容量,避免进入“伪需求”赛道;
识别竞争格局,找到差异化切入口;
评估政策与技术变量,降低外部冲击风险。

行业分析怎么做_行业分析有哪些维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行业分析有哪些维度?

1. 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自问:市场规模到底看存量还是看增量?
答:两者都要看。存量决定当下蛋糕大小,增量决定未来天花板。
常用数据源: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券商研报、海关进出口数据。
计算技巧:用“渗透率×潜在用户数×客单价”快速估算TAM(可服务市场)。


2. 产业链结构

自问:产业链越长越复杂,机会越多还是越少?
答:越长越容易出现价值洼地,但也意味着协作成本更高。
分析步骤
1. 画出上游(原材料、技术)、中游(制造、集成)、下游(渠道、终端)的完整链路;
2. 标注每个环节的毛利率集中度
3. 找出“卡脖子”节点,判断是否存在国产替代或垂直整合机会。


3. 竞争格局

自问:CR4>60%就一定没有机会吗?
答:不一定。高集中度行业往往存在利基市场技术颠覆窗口。
工具推荐
• 波特五力模型:评估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客户议价力;
• 战略群组图:把玩家按价格带、渠道、品牌定位二维坐标划分,快速识别空档。


4. 政策与监管

自问:政策利好等于行业起飞吗?
答:政策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关键看落地节奏与执行力度。
跟踪方法
• 订阅国务院、部委官网的“政策文件库”;
• 关注试点城市名单,往往预示全面推广时间;
• 建立政策敏感度矩阵,把业务模块按受影响程度打分,提前做情景规划。


5. 技术演进曲线

自问:如何判断一项技术是泡沫还是拐点?
答:用Gartner曲线结合专利增速交叉验证。
实操案例:2022年钠离子电池专利年增120%,同时进入示范应用阶段,预示2-3年后成本将低于磷酸铁锂。

行业分析怎么做_行业分析有哪些维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 用户画像与需求变迁

自问:B端行业还需要用户画像吗?
答:需要。B端决策链更长,需区分使用者影响者采购者三类角色。
调研技巧
• 深度访谈:每次锁定一个角色,避免信息混杂;
• 场景拆解:把需求拆成“任务-痛点-期望收益”三栏表,量化优先级。


行业分析怎么做?五步落地流程

Step1 定义边界

产品-场景-用户三维坐标框定范围,防止研究“泛化”。
示例:研究“家用清洁机器人”而非“机器人”。

Step2 数据收集

建立“一手+二手”双通道:
• 一手:经销商深访、专家访谈、用户焦点小组;
• 二手:Wind、Euromonitor、企查查、海关库。

Step3 交叉验证

同一指标至少用两种来源核对,差异>15%需二次溯源。

Step4 模型化呈现

把定性结论转化为可量化指标
• 市场集中度用HHI指数;
• 技术成熟度用TRL等级;
• 政策强度用“补贴金额/行业营收”比例。

行业分析怎么做_行业分析有哪些维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tep5 动态更新

建立季度追踪表,把关键指标设为红绿灯预警,触发条件自动提醒。


常见误区与破解方案

误区1:只看宏观数据,忽视微观体感。
破解:每月跑一次一线渠道,用“库存天数”验证销量数据。

误区2:迷信第三方报告,忽略样本偏差。
破解:索要原始问卷,检查样本城市与收入分布。

误区3:把政策当结果,而非变量。
破解:建立政策情景树,乐观/中性/悲观三种路径分别测算NPV。


工具箱:提升效率的三类利器

  • 爬虫+BI:用Python爬取招投标公告,Power BI一键生成地域热力图。
  • 知识图谱:把企业、技术、专利、政策节点关联,发现隐藏关系。
  • 专家网络:通过GLG、Coleman等平台预约行业老兵,30分钟验证假设。

案例速读:预制菜行业分析示范

市场规模:2023年终端规模5100亿元,年复合增速15%,B端占70%。
产业链:上游食材高度分散(CR5<10%),中游工厂正处产能竞赛,下游餐饮连锁议价力强。
政策:2024年将出台冷链补贴细则,预计降低物流成本8%。
技术:液氮速冻技术突破,使菜品还原度从75%提升到92%。
机会点:县域宴席场景空白,客单价80-100元区间尚无头部品牌。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