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不少养殖户在微信群里吐槽“料比肉贵”,猪饲料价格为什么涨?答案:原料端玉米、豆粕持续高位,叠加运输、能源、环保成本上升,厂家只能提价保利润。

一、原料行情:谁在推高饲料成本?
饲料厂的成本结构里,**玉米占55%~60%,豆粕占20%~25%**,其余为添加剂、运费、人工。 - **玉米**:东北港口平仓价从年初的2600元/吨一路摸到2900元/吨,主因是国储轮换缩量、深加工抢粮。 - **豆粕**:受南美干旱、美豆出口强劲影响,国内豆粕现货突破4200元/吨,同比涨幅近30%。 - **运费**:柴油价格年内上调7次,跨省汽运每吨增加30~50元。 - **环保**:部分小厂因排放不达标被限产,产能集中到大厂,议价能力增强。
二、配方技术:如何在不涨价的前提下保营养?
饲料企业常用的“降本三件套”:
- **低蛋白日粮技术**: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把粗蛋白从16%降到14%,每吨节省豆粕80公斤,成本下降约200元。
- **替代原料**:小麦、高粱、糙米替代玉米,菜粕、棉粕替代豆粕,需关注霉菌毒素和氨基酸平衡。
- **酶制剂与益生菌**:提高原料消化率,降低料肉比0.1~0.15,相当于每头猪节约15公斤饲料。
三、采购策略:中小猪场如何拿到低价料?
自问:大厂料稳定但贵,小厂料便宜但怕质量差,怎么办? 自答:分阶段、分品种采购。
- **教槽料、保育料**:选一线品牌,**生物安全与适口性**更重要,价格差可接受。
- **育肥料**:可找区域中型厂,要求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重点关注粗蛋白、钙磷、黄曲霉毒素。
- **批量议价**:联合周边3~5家规模相当的猪场,一次性下单100吨以上,每吨可再降40~60元。
- **期货点价**:对豆粕、玉米用量大的场,可在盘面锁定3个月后的原料成本,避免暴涨。
四、现场管理:把每一颗料都变成猪肉
再好的饲料,管理不到位也会被浪费。 - **料线检查**:每周校准一次下料量,防止绞龙磨损导致多投或少投。 - **料槽设计**:育肥猪采食位宽度建议30~33 cm,减少抢料造成的抛洒。 - **饮水压力**:乳头式饮水器水流量控制在1.5~2.0 L/min,水料比3:1最佳,过高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率。 - **分群饲喂**:按体重分3阶段投喂,**大猪吃中猪料、中猪吃小猪料**的错位使用,料肉比可恶化0.3以上。
五、未来半年走势:还会再涨吗?
综合USDA报告、国内港口库存及生猪存栏恢复节奏,预计:
| 品种 | 三季度预测 | 四季度预测 |
|---|---|---|
| 玉米 | 震荡下行50~80元/吨 | 新粮上市,跌幅或扩大至100元/吨 |
| 豆粕 | 高位盘整,4000~4300元/吨 | 南美播种面积增加,或回落至3800元/吨 |
因此,**8~9月可逢低锁价2个月库存**,10月后随用随采,避免高位接盘。
六、实战案例:300头自繁自养场的降本记录
山东临沂某场,今年3月饲料成本2.38元/公斤猪增重,6月降至2.05元/公斤,做法如下:

- 与本地饲料厂签订**“玉米基差+加工费”**合同,玉米按港口价-120元/吨结算,比现货便宜80元。
- 教槽料继续用某外资品牌,育肥料改用省内二线厂,每吨便宜260元,经检测粗蛋白差0.3%,在允许误差内。
- 全场安装**自动下料感应器**,减少人为加料误差,料肉比从2.68降至2.52。
- 每月做一次**霉菌毒素快检**,超标原料退货3次,避免了潜在损失。
按年出栏3000头、均重120公斤计算,全年节省饲料成本约11万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