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家电市场为何先抑后扬?
2013年开年,家电零售量同比下滑,原因有三: 1. “节能惠民”政策在2012年5月退出,透支了部分需求; 2. 房地产成交低迷,新增装修需求减少; 3. 电商价格战提前开打,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 但进入三季度后,市场突然回暖,**“十一黄金周”零售额同比大增18%**,全年最终实现小幅正增长。 自问自答:这种先抑后扬的曲线还会重演吗?答案是——只要政策窗口与换新周期叠加,就可能再次出现。

政策真空期,企业靠什么稳住销量?
政策退出后,厂商祭出三把“自救利器”: • 渠道下沉:美的、海尔把专卖店开到县镇,2013年县级市场贡献率首次突破35%; • 产品升级:变频空调占比从年初的48%升至年末的62%,**每台均价提升300元**; • 金融分期:苏宁、国美联手银行推出“0首付0利息”,刺激客单价提升20%。 自问自答:没有补贴,消费者就不买高端了吗?事实证明,**只要体验足够好,价格敏感度会下降**。
电商崛起:线上占比真的冲到了多少?
2013年被称作“家电电商元年”,全年线上零售额达**530亿元**,占整体市场8.7%,比2012年翻了一倍。 • 京东家电销售额突破200亿元,**空调、平板电视、小家电**是三大爆款; • 天猫“双11”当天,海尔卖出3.7万台洗衣机,**相当于一个省级连锁卖场月销量**; • 物流成为胜负手:苏宁把大家电配送时间从72小时压缩到24小时,**退货率因此下降1.8个百分点**。 自问自答:线下门店会消失吗?不会,但职能从“销售”转向“体验+服务”,**未来三年线下门店数量预计减少15%,单店面积却增加30%**。
三四级市场:到底是金矿还是陷阱?
2013年,三四级市场家电规模达**2800亿元**,增速高出整体市场8个百分点。 • 需求特征:冰箱、洗衣机以**180-220升、6-7公斤**为主,**价格带集中在1500-2500元**; • 渠道打法:海尔日日顺在乡镇布点**1.2万个**,**“24小时按约送达”**成为招牌; • 风险提醒:山寨品牌利用“家电下乡”尾款补贴漏洞,**导致部分区域退货率高达12%**。 自问自答:品牌下沉要不要自建售后?**必须建**,否则一次维修等待超过3天,口碑就会崩塌。
出口回暖:哪些品类吃到红利?
2013年家电出口额**651亿美元**,同比增长7.3%,扭转了2012年的下滑态势。 • 空调:受益于东南亚高温,**出口量增长22%**,格力、美的合计份额达58%; • 微波炉:欧美市场库存回补,**格兰仕出口量重回4000万台**; • 小家电:空气净化器因雾霾概念走红,**出口均价提升35%**。 自问自答:汇率波动影响大吗?**对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影响有限**,但对利润微薄的小家电,**1%的汇率波动就可能吃掉3%的净利润**。
技术迭代:2013年哪些关键词最火?
• 4K电视:全年销量突破90万台,**均价从年初的1.2万元降到年末的7000元**; • 智能空调:WiFi模块成本从80元降到25元,**渗透率从3%升至11%**; • 空气能热水器:受益于节能补贴延续,**销量增长46%**。 自问自答:技术升级会不会推高行业门槛?会,**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低于2%的企业,三年内将被边缘化**。

2014年展望:三大变量决定生死
1. 政策:新一轮节能补贴窗口预计在二季度开启,**补贴力度或低于上一轮30%**,但足以撬动换新需求; 2. 原材料:铜、钢价格若上涨10%,**空调整机成本将抬升4%**,龙头可通过规模对冲,中小品牌只能提价; 3. 资本:京东、阿里相继IPO,**电商价格战将更惨烈**,线下连锁或被迫跟进,毛利率再降2个百分点。 自问自答:中小企业还有机会吗?**抓住细分场景**(母婴冰箱、老人洗衣机)和**区域空白**(西部乡镇),仍有可能弯道超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