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行业到底在热什么?
过去五年,招聘平台里“运营”二字出现频率翻了四倍。为什么?因为流量红利见顶,企业比拼的是精细化运营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谁能把用户留下来、把付费做上去,谁就活得更好。于是从电商、教育到SaaS,几乎所有赛道都在疯狂招运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运营行业前景怎么样?
一句话:需求持续扩大,但门槛正被抬高。
- 需求端:短视频、直播、私域、跨境电商……每一个新场景都需要专属运营团队。
- 供给端:高校没有对口专业,人才大多靠自学或转行,导致中高端运营严重缺人。
- 薪酬走势:拉勾网数据显示,三年经验的活动运营平均月薪从12K涨到18K;五年以上的用户增长负责人年薪可达50W+。
所以,前景=机会多+竞争分层。想拿高薪,必须从“打杂”升级到“操盘手”。
运营岗位需要哪些技能?
1. 底层通用能力
- 数据敏感度:会用Excel/SQL做基础分析,看得懂留存、转化漏斗。
- 文案力:标题、Push、海报,三行字决定点击率。
- 项目管理:排期、资源协调、风险预判,保证活动不翻车。
2. 细分方向硬技能
| 岗位 | 核心工具 | 关键指标 |
|---|---|---|
| 用户运营 | 企微SCRM、A/B测试平台 | 7日留存、LTV |
| 内容运营 | 剪映、Premiere、新榜 | 完播率、互动率 |
| 电商运营 | 生意参谋、千川投放 | ROI、客单价 |
3. 软实力决定天花板
面试过上百位运营后,我发现拉开差距的是“业务洞察”。同样做社群,有人只会发优惠券,有人能根据用户聊天关键词迭代产品功能。怎么练?
- 每天拆解1个竞品活动,写300字复盘;
- 把公司后台数据导出,自己建Dashboard找异常点;
- 跨部门旁听产品会,理解技术边界。
新人如何零经验入行?
自问:没有项目经历,简历怎么写?
自答:用“模拟项目”替代真实经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选一个你常用的App,假设你是它的私域运营,设计一套从引流到复购的完整方案;
- 用Notion把流程图画出来,数据预测用表格体现;
- 把方案发到知乎/小红书,收集反馈再迭代,面试时直接甩链接。
这招帮我的学员拿到过字节、美团的offer。
三年后的运营会被AI取代吗?
自问:ChatGPT能写文案、能出活动方案,运营人还有价值吗?
自答:AI是杠杆,不是对手。
- AI可以生成10条Push,但哪一条符合品牌调性需要人判断;
- AI能跑数据,但业务场景里的“脏数据”如何清洗需要人定义规则;
- AI给出策略A/B,但预算有限时如何取舍需要人对目标优先级排序。
未来最有竞争力的运营,一定是会用AI提效10倍,同时懂业务、懂用户、懂商业的复合体。
给不同阶段的运营人三条行动清单
0-1年:野蛮生长期
- 把《增长黑客》《运营之光》读两遍,建立框架;
- 每天加10个行业社群,看大家在讨论什么新问题;
- 用石墨文档记录所有踩过的坑,三个月后你会感谢自己。
1-3年:突围期
- 选一个细分方向死磕,比如“教育行业社群SOP”;
- 主动接手别人不愿意做的“烂尾项目”,用结果说话;
- 开始经营个人公众号,输出倒逼输入。
3年以上:操盘手期
- 搭建自己的运营模型库,把过往案例抽象成可复用的模板;
- 学习财务知识,能算清每个活动的边际成本;
- 每年面试一次,不是为了跳槽,而是为了校准自己在市场的价格。
最后的小提醒
运营不是玄学,它是一套可验证、可迭代、可复用的方法论。别把“感觉”当依据,把“数据”当答案。当你能用一张Excel讲清楚为什么上个月DAU掉了20%,并给出下周就能上线的解决方案时,你就从“执行者”变成了“驱动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