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行业竞争格局_五力模型如何影响利润

新网编辑 13 0

在快餐赛道,门店数量、客单价、翻台率、外卖占比、供应链成本,每一个数字都牵动利润。为什么有的品牌能靠9.9元汉堡年赚数十亿,有的却连房租都付不起?答案藏在五力模型里。

快餐行业竞争格局_五力模型如何影响利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现有竞争者:价格战、产品战、渠道战,谁更狠?

国内快餐门店已突破600万家,同质化严重。竞争焦点集中在:

  • 价格带下沉:9.9元汉堡、8.8元鸡腿堡、6.6元早餐套餐,低价成为流量入口。
  • SKU迭代速度:头部品牌每季度推新品≥3款,用“限时”制造稀缺。
  • 渠道密度:一线城市每平方公里可达5~8家同品牌门店,外卖半径缩短至1.5公里

自问:价格战会不会把利润打到零?
自答:不会。头部品牌通过规模采购+数字化把成本压到极限,中小玩家被迫退出,行业集中度反而提升。


二、潜在进入者:跨界玩家与区域黑马,门槛到底高不高?

看似谁都能开炸鸡店,但真要做到单店日销2万,必须跨过三道槛:

  1. 资本门槛:一线城市核心商圈80㎡门店,装修+设备+首批原料≈120万
  2. 供应链门槛:自建冷链仓+全国分仓,前期投入≥5000万
  3. 品牌门槛:抖音、小红书种草预算每月30万起步,否则无法破圈。

自问:茶饮、咖啡品牌能否轻松切入快餐?
自答:可以,但需重构厨房动线。茶饮后厨只需3㎡,快餐需15㎡以上,坪效模型完全不同。


三、替代品威胁:预制菜、便利店、轻食沙拉,谁抢走了午餐?

消费者午餐预算15~25元区间,替代品层出不穷:

快餐行业竞争格局_五力模型如何影响利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便利店饭团+关东煮:出餐30秒,客单价12元,抢走赶时间白领。
  • 预制菜微波炉餐:7-11、罗森SKU超50种,毛利率高达45%
  • 轻食沙拉:美团外卖销量年增130%,主打健康标签。

自问:快餐如何反击替代品?
自答:场景绑定+情绪价值。推出“加班套餐”“追剧桶”,把吃饭变成社交货币。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鸡肉、面粉、包装纸,谁说了算?

快餐成本结构:食材50%+人工20%+房租15%+能耗5%+其他10%。其中食材波动最大:

  • 白羽鸡:2023年价格一度暴涨40%,头部品牌因签有年度锁价协议,影响有限。
  • 面粉:受国际小麦行情影响,每月波动5%~8%,中小品牌被迫调价。
  • 环保包装:限塑令后,PLA餐盒成本上涨60%,大品牌通过联合采购压价。

自问:中小品牌如何降低供应商依赖?
自答:采用区域集采联盟,10家品牌抱团谈判,议价能力提升20%以上。


五、顾客议价能力:会员、团购、比价APP,消费者越来越精?

信息透明化让消费者拥有三重武器

  1. 美团会员红包:5元券直接抵扣,平台补贴后品牌实收降低8%
  2. 抖音直播团购:39.9元双人餐原价68元,核销率超70%
  3. 外卖比价APP:一键显示3公里内同品类最低价,用户流失率提升15%

自问:品牌如何留住价格敏感用户?
自答:分层运营:对价格敏感用户推限时券,对忠诚用户推付费会员卡(年费99元享全年85折),把补贴花在刀刃上。

快餐行业竞争格局_五力模型如何影响利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六、五力交织下的盈利公式:坪效×复购×毛利-五力损耗

把五力模型量化后,可得到一个极简盈利公式

净利润=(日坪效×门店面积×复购率×毛利率)-(价格战让利+替代品分流+供应商涨价+获客成本)

案例:某头部品牌A店日坪效180元/㎡,面积100㎡,复购率35%,毛利率62%;价格战让利8%,替代品分流5%,供应商涨价3%,获客成本6%

计算:180×100×0.35×0.62×(1-0.08-0.05-0.03-0.06)=日净利约2,800元

自问:中小品牌如何优化公式?
自答:把复购率做到极致。通过社群运营+小程序积分,把复购率从20%拉到30%,即可抵消价格战带来的5%让利。


七、未来三年:五力将如何演变?

预判趋势,提前卡位:

  • 竞争者:下沉市场成为主战场,县域门店增速将超50%
  • 替代品:AI无人面店、机器人炒饭,出餐时间压缩至45秒
  • 供应商:垂直整合加剧,头部品牌将直接入股养殖基地。
  • 顾客:Z世代愿为IP联名溢价支付20%,情绪价值>价格。

自问:中小品牌还有机会吗?
自答:有。聚焦细分场景,如“电竞快餐”“加油站汉堡”,避开正面战场,五力压力瞬间减半。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