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银行业整体表现如何?
2017年,全球经济回暖带动中国GDP增速回升至6.9%,银行业资产规模突破250万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9%。**净息差收窄趋势放缓**,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利润增速领先国有大行,零售业务贡献度首次超过对公业务。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连续五个季度稳定在1.74%**,拨备覆盖率升至181%,显示风险出清进入尾声。

监管风暴如何重塑行业格局?
当年银监会开展“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全年罚没金额超29亿元**,影子银行规模缩减4.3万亿元。MPA考核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同业负债占比上限设定为33%**,迫使银行压缩通道业务。这些措施直接导致:
- **同业存单发行量骤降38%**
- 结构性存款暴增2.8万亿元
- 理财资金非标投资占比降至16%
银行业风险有哪些具体表现?
信用风险:区域分化加剧
东北三省不良贷款率突破3.5%,**制造业贷款不良率升至4.2%**,但长三角地区不良率仅1.2%。某股份行年报显示,**采矿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高达280%**。
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承压
城商行3个月以内负债占比达42%,**部分机构LCR指标逼近100%红线**。包商银行事件虽未爆发,但已引发市场对同业刚兑预期的动摇。
操作风险:票据案频发
当年爆出**120亿元票据大案**,暴露出银行对“同业户”管理漏洞。**电子票据占比因此从35%跃升至65%**。
金融科技带来哪些颠覆性变化?
2017年被称为“银行AI元年”,**四大行全部与BATJ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建行与阿里共建“住房租赁平台”
- 工行推出“AI投”智能投顾,**半年获客50万**
- 招行摩羯智投规模突破100亿元
同时,**直销银行APP月活用户突破8000万**,生物识别技术使远程开户时间缩短至3分钟。
零售转型为何成为救命稻草?
对公业务利差缩窄至1.8%,而**信用卡分期收益率高达14%**。平安银行零售利润占比从23%飙升至67%,其**“新一贷”不良率仅0.6%**。
关键数据对比:
| 业务类型 | 平均利差 | 不良率 |
|---|---|---|
| 对公贷款 | 1.8% | 2.1% |
| 住房按揭 | 2.3% | 0.3% |
| 消费贷 | 6.5% | 1.2% |
未来三年哪些趋势已现端倪?
**2017年银行系资管子公司试点**已获批,为2018年资管新规铺路。**绿色信贷余额突破8万亿元**,兴业银行碳金融交易量占全国35%。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

- **银行IT投入增速达28%**,远超净利润增速
- 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完成首笔交易
- 民营银行数量增至17家,**微众银行单户利润贡献达传统网点50倍**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对于银行股估值,**2017年末板块PB仅0.85倍**,但机构持仓已降至历史低点。逆向布局需关注:
- **零售贷款占比>40%的银行**
- 拨备覆盖率>200%的标的
- 金融科技投入占营收>2%的机构
某券商测算,**若零售利润占比每提升10%,银行估值可修复1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