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政行业到底卷到什么程度?
2024年,全国在册家政企业突破320万家,比三年前增长近一倍;可与此同时,客户获取成本却从平均85元/单飙升至210元/单。一边是供给端井喷,一边是需求端增速放缓,供需剪刀差越拉越大。很多老板感叹:以前发发传单就能排满档期,现在投流几千块都未必能换来一个咨询电话。

二、客户都去哪儿了?
1. 流量碎片化:平台太多,注意力被稀释
过去,客户集中在58、赶集、大众点评三五个平台;如今,抖音团购、小红书种草、微信社群、美团闪购、支付宝本地生活……渠道从5个裂变成50个,用户注意力被切成碎片。家政公司如果还死守单一平台,自然“吃不饱”。
2. 决策链条变长:比价、看评价、问邻居
现在的雇主下单前会:
• 先在小红书搜“广州月嫂避坑指南”
• 再去抖音看“住家保姆一天工作流程”
• 最后才打开美团比价格、看差评
整个决策周期从1天拉长到7天,任何环节出现负面信息,订单就可能飞走。
三、家政公司怎么获客?拆解5条低成本路径
路径1:抖音本地生活+直播带岗
实操步骤:
① 注册企业号,开通团购功能;
② 每周3场直播,主题固定:“90后宝妈教你选育儿嫂”;
③ 直播时挂1元秒杀“4小时深度保洁券”,把用户沉淀到企业微信;
④ 后续用社群做升单转化。
杭州某头部家政用这套打法,单月新增订单1200单,获客成本降到68元。
路径2:小红书“场景种草”矩阵
别只发广告,发“雇主视角”的内容:
• 图文:我家阿姨做的月子餐合集(附食谱)
• 视频:沉浸式跟拍—高端收纳师整理衣柜全过程
• 合集:#北京靠谱育儿嫂推荐# 持续更新
关键词埋点:城市+服务类型+避坑/推荐,搜索流量自然涌入。
路径3:物业社群“嵌入式”合作
与中高端小区物业谈分成:每成功签约一单返10%;物业管家把家政顾问拉进业主群,定期发“本周特价钟点工”闪购。因为信任背书强,转化率比陌生投流高3倍。

路径4:老客裂变“保姆推荐奖励”
设计规则:
• 老雇主推荐新客户,首单立减200元;
• 被推荐人完成3次服务后,老雇主再得200元现金;
• 推荐满5人,升级为“荣誉监督员”,全年享受9折。
南京某连锁机构靠这套机制,半年带来42%的新增订单。
路径5:百度/微信“长尾词SEO”截流
把客户常搜的疑问句整理成文章:
• “广州住家保姆多少钱一个月2024最新行情”
• “如何判断育儿嫂有没有虐待宝宝”
• “深度保洁和日常保洁区别”
用企业百家号+公众号双发,抢占搜索前3位,长期被动获客。
四、为什么90%的家政公司做抖音亏钱?
核心误区:
• 把抖音当“广告大屏”,一天发10条硬广;
• 主播只会念台词,不懂回答评论区提问;
• 不挂团购,只留电话,用户流失率超80%。
正确姿势:内容价值>促销信息,先解决信任,再谈成交。
五、未来三年,家政行业会怎么洗牌?
1. 区域连锁吃掉个体户
资本正在下沉:某知名家政品牌2024年计划新增300家直营店,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统一培训、统一保险、统一客服,个体阿姨和小中介将越来越难生存。
2. 服务产品化,套餐化
不再是“按小时计费”,而是:
• 新生儿睡眠调理套餐(28天)
• 换季收纳+除螨套餐(4次/年)
• 职场父母早晚托套餐(周一至周五)
把非标服务拆成标准SKU,才能规模化复制。

3. 数字化渗透率突破60%
从排班、面试、保险到售后,全流程在线化。客户用手机就能查看阿姨健康证、保险单、历史评价;阿姨用App接单、打卡、学习课程。不会用系统的公司,等于在原始社会打仗。
六、中小家政公司如何活下来?
1. 砍掉亏损门店,保留1个形象店+若干共享工位;
2. 把50%推广预算转投企业微信+社群,做私域复购;
3. 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自建培训池,降低阿姨流失率;
4. 每月做一次“服务升级日”:免费家电清洗、收纳教学,制造传播话题。
家政行业没有“一招制胜”,只有持续迭代。谁能更快适应流量变化、谁能把服务做成标准、谁能把客户留在私域,谁就能穿越周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