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租赁到底靠什么赚钱?
飞机租赁公司盈利的核心逻辑并不神秘,却常被误解。简单来说,它通过利差、残值管理与税务优化三大杠杆实现收益。利差是租金收入与融资成本的差额;残值管理依赖机型选择、维护标准与再营销能力;税务优化则利用不同国家的折旧政策与双边税收协定。

飞机租赁成本结构拆解:钱都花在哪儿?
若把一架窄体机的生命周期成本看作100%,购机款约占65%,利息支出占20%,维护储备与改装占10%,保险、注册与日常管理占5%。购机款虽占比最高,却是固定投入;真正决定盈利弹性的,是利息支出与维护储备的动态管理。
购机款:一次性支出如何分期?
主流做法是与制造商签订批量订单,利用进度付款融资(PDP Financing)将预付款拆分成飞机交付前的多期贷款,降低初始现金流压力。
利息支出:浮动还是固定?
租赁公司通常采用利率互换(IRS)把浮动利率债务转为固定利率,锁定息差。2023年美元SOFR飙升后,提前做IRS的公司息差反而扩大了80—120个基点。
维护储备:为什么有的公司不收?
维护储备金(MR)理论上覆盖退租时的大修成本。但信用等级高的航空公司可豁免MR,租赁公司需自行计提减值准备,这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航空租赁公司盈利模式深度解析
模式一:经营性租赁的“双循环”
第一步,租赁公司用低息美元债买下飞机,签12年租约;第二步,第8年开始寻找下家,利用飞机残值高于账面净值的部分实现资产增值。例如,一架A320ceo在2015年购入价为4800万美元,2023年二手市场报价仍达2800万美元,而账面净值已折旧至2200万美元。

模式二:融资租赁的“表外魔法”
通过日本税务租赁(JOL)或爱尔兰QEC结构,租赁公司在会计上不把飞机列为自有资产,租金收入直接覆盖债务本息,实现ROE 15%以上的同时,资产负债率保持50%以下。
模式三:售后回租的“流动性套现”
航司将自有飞机卖给租赁公司再租回,立刻获得飞机市值90%的现金,用于扩张机队或偿还高息债。2022年海南航空通过12架737-800售后回租,一次性回笼资金4.6亿美元。
哪些因素会突然吞噬利润?
利率倒挂:2023年的真实案例
某中资租赁公司发行3年期美元债成本为SOFR+220bps,但同期租给东南亚航司的租金仅为SOFR+180bps,直接倒挂40个基点,只能靠残值预期弥补。
机型过时:A380的教训
2013年A380目录价4.28亿美元,2023年二手市场无人问津,残值跌至6000万美元。租赁公司被迫提前退役,一次性计提减值3.2亿美元。
地缘政治:俄乌冲突的连锁反应
西方租赁公司在俄资产被扣,涉及400余架飞机、价值100亿美元,直接导致Avolon等公司2022年净利润下滑60%。

如何评估一家租赁公司的真实盈利质量?
指标一:租赁收益率(Lease Yield)
公式为年租金收入/飞机账面净值,行业平均8%—10%。若某公司连续3年超过11%,需检查是否通过延长折旧年限“美化”数据。
指标二:债务期限错配率
用短期债务/飞机资产衡量,超过30%意味着再融资风险高。SMBC Aviation Capital该比例常年控制在15%以内。
指标三:机队平均剩余租期
行业健康值为6.5—7.5年,低于5年则面临集中退租压力,高于8年可能错失租金上涨周期。
未来五年,盈利空间会被压缩吗?
波音、空客交付延迟导致新飞机溢价率升至12%,压缩利差;但航司运力缺口又推升租金,2024年窄体机租金同比上涨18%。综合来看,头部租赁公司仍能维持ROE 12%—14%,中小机构则面临并购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