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现状:复苏曲线背后的冷热不均
2023年全球酒店业平均入住率回升至63.8%,但高端度假型酒店已超疫情前水平,而城市商务型仍徘徊在55%左右。为什么会出现“K型复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需求分化:远程办公常态化压缩商旅预算,却释放长住度假需求。
- 供给错位:过去三年国内新增客房中68%集中在中端连锁,高端与精品供给缺口扩大。
二、2024年入住率提升的五大杠杆
1. 动态定价:把“空置夜”变成“溢价夜”
如何在不降价的前提下填满房间?
答案:用需求预测算法+场景化溢价。
- 接入STR、OTA搜索热度数据,提前14天调整BAR价。
- 针对“演唱会”“马拉松”等事件设置动态事件包,溢价幅度可达35%。
- 对连住3晚以上的订单启用递减折扣,降低长住客人价格敏感度。
2. 会员直订:把佣金省下来做体验升级
携程平均佣金率15%,而自有会员复购成本仅3%。如何让用户愿意直订?
- 阶梯权益:银卡免费升房、金卡延迟退房、黑金专属管家,权益可视化对比图放在预订页首屏。
- 积分即时抵扣:入住当晚即可用积分兑换酒吧鸡尾酒,现场核销率提升47%。
- 企业协议直连:与钉钉、飞书打通差旅审批流,月结账单自动生成,企业客户直订占比可拉升至28%。
3. 内容种草:让UGC替你回答“值不值”
小红书“酒店测评”笔记阅读量年增210%,如何借力?
- 设置住客打卡任务:在屋顶泳池拍指定角度照片并@酒店,可获下次免费早餐。
- 邀请本地生活博主周末试住,用“城市微度假”话题切入,CTR比传统图文高3.2倍。
- 把差评变内容:针对“隔音差”问题拍摄工程师实测分贝视频,评论区转化率反而提升19%。
4. 长住场景:把“过夜”变“过生活”
2024年远程办公人群预计突破4.5亿,如何抓住“Workation”红利?
- 楼层改造:划出两层做“静音办公楼层”,配备升降桌、千兆网、会议室按小时计费。
- 社群运营:每周三晚举办“行业沙龙”,住客免费参加,LinkedIn同步直播。
- 灵活计价:周一到周四按日租,周五到周日按小时租,平均房价提升22%。
5. ESG溢价:绿色住客愿意多付多少钱?
Booking.com调研显示83%的旅客愿为可持续酒店支付更高价格,溢价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答案:平均可接受溢价8%-12%。
- 用区块链溯源展示床单洗涤节水数据,扫码即可查看。
- 推出“零碳入住”套餐:房费含碳抵消证书,赠送本地有机农场早餐。
- 在预订流程中加入“绿色筛选”标签,点击率高出普通标签1.7倍。
三、实战案例:三亚某度假酒店如何做到淡季入住率92%
背景:2023年6月传统淡季,周边酒店平均入住率41%。
执行动作拆解:
- 价格策略:提前30天监测到“周杰伦演唱会”关键词搜索量暴涨,将6月15-17日BAR价从1280元调至2180元,并捆绑“演唱会接驳车+应援礼包”。
- 渠道策略:抖音直播售卖“演唱会限定套餐”,2小时售罄400间夜,核销率达96%。
- 体验设计:在泳池打造“海上应援舞台”,住客可点歌现场合唱,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破5000万。
结果:当月RevPAR同比增长178%,非演唱会日期的溢出效应带动周末入住率提升至85%。
四、避坑指南:提升入住率最容易踩的四个坑
- 盲目降价:连续7天ADR下滑超过10%会触发OTA流量降权,恢复期长达21天。
- 过度锁房:为保会员权益预留太多免费升房库存,导致可售房虚高,真实入住率反降。
- 忽略差评:携程“卫生”标签差评率每增加1%,转化率下降4.6%。
- 技术堆叠:同时上线三套收益管理系统,数据口径冲突,动态定价反而失效。
五、未来展望:2025年入住率的新变量
- AI语音管家:支持方言对话的客房助手可将长住客人满意度提升15%。
- 虚拟团建:元宇宙会议室+线下轰趴组合套餐,吸引Z世代企业客户。
- 跨境医疗旅游:与泰国、马来西亚医院合作,术后康复套餐预订周期长达90天,锁定远期库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