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告大盘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一年,全球广告支出第一次突破五千亿美元,**数字广告占比首次超过电视广告**,中国市场的增速更是高达15.7%。品牌主不再只问“投不投”,而是追问“怎么投得准”。

移动营销怎么玩?先把这三件事想明白
1. 用户到底在哪些场景刷手机?
2015年QuestMobile数据显示,**早八点到十点、午休十二点到一点、晚九点到十一点**是三次集中爆发。自问:你的广告素材在这三个时段有没有在线?
2. 预算怎么切才算科学?
- **70%**投向效果可量化的信息流与搜索
- **20%**留给品牌曝光的OTV前贴片
- **10%**做试错,比如当时刚冒头的短视频信息流
程序化购买真的省钱吗?
答案是:省,但前提是你得懂“私有市场交易”。2015年PDB(Programmatic Direct Buy)在中国开始落地,**把优质流量从公开竞价池里隔离出来**,既保了品牌安全,又把CPM压低了18%。
自问:PDB和RTB到底差在哪?
RTB像菜市场,谁出价高谁拿走;PDB像VIP包厢,提前锁桌还能砍价。
内容营销的风口:从“软文”到“原生”
2015年,微信公号平均打开率还有12%,品牌开始把预算从“大V转发”转向“深度共创”。**一条与杜蕾斯合作的漫画推文,三天带来27万销量**,证明内容即渠道。
如何衡量原生内容效果?
- 阅读完成率≥35%
- 互动率(赞+评+转)≥8%
- 后台搜索指数提升≥20%
数据围墙花园:BAT各自怎么玩?
阿里:电商数据闭环
**“品牌雷达”**把浏览、收藏、加购、成交四层行为打包,广告主可以追着同一批人打动态创意,ROI平均提升42%。

腾讯:社交关系链
微信广告上线“相似人群扩展”,**用种子用户的朋友圈标签放大十倍触达**,游戏行业获客成本从35元降到19元。
百度:搜索+地图+糯米
把“附近的人”与“关键词意图”打通,**餐饮客户使用O2O套餐后,到店率提升65%**。
2015年最值得抄的三个实战案例
案例一:宝马X1“此刻起,趣发现”
把H5做成可滑动的全景地图,用户滑动一次就换一次车型卖点,**最终转化率9.8%,是行业均值的三倍**。
案例二:支付宝“十年账单”
用个人数据讲故事,**上线48小时PV破亿**,顺带把芝麻信用这个新功能推了出去。
案例三:滴滴顺风车“回家”
春节前夕推“跨城顺风车”,**七天拿下120万单**,直接把Uber的“人民优步+”压到二线。

2015留下的三个未解难题
1. 跨屏ID怎么统一?
当时行业还在用“设备号+Cookie”拼接,**匹配率只有40%**,导致预算浪费。
2. 品牌安全谁来负责?
YouTube在2015年第一次爆出“广告出现在极端视频前”,国内也开始担心**信息流里的“标题党”会拖垮品牌**。
3. 代理商角色会不会被架空?
随着Trading Desk、DMP、DSP全部SaaS化,**传统4A的媒介返点模式第一次被质疑**。
给2024年的我们留一道思考题
如果2015年的移动营销关键词是“流量红利”,那么今天该是什么?**是内容资产?是私域沉淀?还是AI创意?**答案也许藏在每一次用户划走屏幕的指尖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