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海运行业前景怎么样?
“海运行业前景怎么样?”——这是近半年在港口、货代、券商研报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我的判断是:2024年全球海运需求将温和回升,但运力过剩与地缘冲突并存,行业整体呈“弱复苏”态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1 需求端:补库存+新兴货类双轮驱动
- 欧美补库存周期启动:美国批发商库存销售比已降至1.25,低于疫情前水平,2024Q2起将拉动亚洲—美西航线货量。
- 新能源车、光伏组件出口激增: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120万辆,预计2024年增速仍超30%,滚装船运力缺口或达8%。
1.2 供给端:运力交付大年撞上减速航行
- 新船交付创历史新高:Clarksons预计2024年新交付集装箱船运力约240万TEU,占现有运力9%。
- 环保法规倒逼减速:EEXI、CII正式执行后,全球平均航速或下降5%—7%,抵消部分运力增量。
二、2024海运运价走势预测:先抑后扬的“耐克曲线”
“2024海运运价走势预测?”——结合期货盘面、长协谈判与即期市场,我给出以下节奏:
2.1 一季度:淡季探底
春节前后工厂停工,SCFI综合指数或跌破800点,美西线现货价可能回到1200 USD/FEU以下,逼近部分船公司现金成本。
2.2 二季度:缓慢爬坡
欧美补库叠加巴拿马运河干旱持续,亚洲—美东航线运价有望反弹至2200 USD/FEU,但欧线受制于地中海新航线分流,涨幅有限。
2.3 三季度:传统旺季成色几何?
若红海危机延续,绕行好望角将额外消耗全球6%—8%运力,旺季附加费或再现;反之,则旺季不旺,运价在盈亏平衡线附近震荡。
三、船公司如何对冲运价波动?
3.1 长协锁量+现货锁价
马士基2024年美线长协比例已降至50%,留出更多舱位做现货,同时通过FFA(远期运费协议)对冲下跌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2 空白航班常态化
THE联盟计划在Q1削减约16%亚洲—北欧运力,通过“机动停航”将装载率维持在90%以上,避免价格战。
四、中小货代生存指南
4.1 放弃“赌行情”,转向“卖服务”
- 提供延迟中转、多式联运可视化等增值服务,赚取溢价而非差价。
- 与区域港口合作,锁定优先装卸泊位,解决客户“等泊焦虑”。
4.2 利用数字化工具降本
通过API直连船公司舱位系统,将人工订舱成本从每票25美元降至3美元,同时减少超售风险。
五、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三大变量
- 碳排放交易扩展至海运:若EU ETS在2026年覆盖所有抵离欧盟航线,亚欧线单箱成本或增加50—90欧元。
- 中国—墨西哥“近岸航线”爆发:为规避美国301关税,部分制造业产能转移至墨西哥,催生跨太平洋短途航线需求。
- 无人集装箱船商业化:日本邮船计划2025年投入两艘700TEU级无人船,若成功将重构班轮成本结构。
六、给出口企业的三点实操建议
问:如何在运价剧烈波动中锁定利润?
答:
- 提前签订季度滚动长协,约定±20%弹性空间,既防暴涨又避暴跌。
- 采用CIF条款+运费封顶条款,将运价上涨风险转嫁给买方。
- 分散出货港口,增加宁波—洛杉矶“快航”与深圳—奥克兰“慢航”组合,平衡时效与成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