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卫生纸行业在消费升级、环保政策与电商渠道的三重冲击下,呈现出“量稳价升、品牌分化、渠道重构”的鲜明特征。本文用问答式结构,带你快速看懂当年发生了什么,又将如何影响未来。

2017年卫生纸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据造纸协会统计,**生活用纸全年消费量约855万吨**,同比增长6.2%,增速比2016年回落1个百分点;但**销售额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幅却高达11%。
这意味着:量在放缓,价在提升,行业正式步入“价值战”阶段。
原材料涨价为何成为全年最大黑天鹅?
2017年进口漂白针叶浆均价从年初的650美元/吨一路飙到年末的840美元/吨,涨幅接近30%。
**中小企业被迫接受“高成本+低议价”双重挤压**,而恒安、维达、金红叶、中顺洁柔四大龙头凭借长协浆价与期货套保,反而借机收割市场份额。
自问:原料还会继续涨吗?
自答:2018年全球新增浆线有限,**木浆价格高位震荡仍是大概率事件**,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
环保风暴如何重塑产能格局?
环保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在2017年落地,**年产5万吨以下的小厂成为重点整治对象**。山东、河北、浙江三地合计关停或整改产能超过70万吨。
带来的连锁反应:
- **低端原纸缺口放大**,推动终端成品提价5%–8%;
- **大厂趁机扩张**,恒安重庆基地、中顺唐山基地当年相继投产,单线规模均突破6万吨。
电商渠道为什么突然爆发?
2017年天猫“双11”当天,生活用纸销售额达到9.36亿元,同比暴涨168%。
**维达、清风、洁柔三家旗舰店销售额均破亿**,而线下传统商超首次出现负增长。
背后的三大推手:
1. **物流成本下降**:菜鸟仓配体系让单包纸巾快递费从1.5元降至0.8元;
2. **消费场景碎片化**:办公室、车载、随身装需求被电商长尾满足;
3. **会员制营销**:京东PLUS、天猫88VIP把复购率拉升到线下2.5倍。
消费者偏好出现了哪些微妙变化?
尼尔森调研显示,2017年有三大关键词:
- **“无添加”**:47%的宝妈把“不含荧光剂”列为首要购买理由;
- **“湿水不易破”**:四层加厚产品销售额增速达到28%,远高于三层的9%;
- **“高颜值”**:IP联名款贡献清风品牌全年线上增量的35%。
自问:这些趋势是昙花一现吗?
自答:它们背后对应的是**健康化、功能化、情感化**三大不可逆需求,将在未来五年持续放大。

区域市场谁最具增长潜力?
把全国分为一二线、三四线及县域三大市场:
- **一二线**:渗透率95%,高端化明显,**本色纸、乳霜纸**单价是普通纸的2–3倍;
- **三四线**:渗透率65%,品牌加速下沉,**1.5元–2元/包价格带**竞争最激烈;
- **县域**:渗透率仅40%,但人口基数大,**高性价比大克重卷纸**仍是主流。
结论:**未来三年增量将主要来自三四线及县域**,谁能把物流和分销成本打下来,谁就能吃到最大蛋糕。
资本层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作?
2017年行业共发生6起并购,总金额超过50亿元,其中三起影响深远:
- **金红叶收购宁夏紫荆花**:补足西北产能空白,物流半径缩短400公里;
- **恒安入股芬兰纸浆厂**:向上游延伸,锁定未来十年30万吨长纤浆供应;
- **中顺洁柔引入复星**:借助复星零售资源,快速铺设精品超市、便利店渠道。
这些动作透露的信号:**产业链整合、资源争夺、跨界赋能**将成为下一阶段主旋律。
2018年及以后,行业将走向何方?
综合政策、消费、技术三条主线,可得出五大预判:
1. **产能集中度CR4将从2017年的32%提升到2022年的45%以上**;
2. **本色纸市场份额有望从7%提升到20%**,成为第二大细分品类;
3. **电商占比将从18%提升到30%**,社区团购、直播带货成为新变量;
4. **可降解纤维、竹浆、甘蔗浆**等环保材料将加速商业化;
5. **智能制造**(无人车间、AI质检)每降低1%的成本,就能释放3–5亿元利润空间。
回望2017,卫生纸行业看似只是“一张纸”的生意,却在环保、资本、消费的三重浪潮中完成了惊险一跃。对从业者而言,**谁能更早洞察原料周期、渠道迭代、需求分化的底层逻辑**,谁就能在下一轮洗牌中占据先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