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汽车销量为何下滑_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解析

新网编辑 15 0

2017年车市“急刹车”:销量为何突然下滑?

2017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定格在2471.83万辆,同比增速仅1.4%,创下近十年新低。看似平稳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三大“减速器”:

2017年汽车销量为何下滑_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购置税优惠减半: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从5%回调至7.5%,直接抬高购车成本约2000-4000元,提前透支的购买力在2017年集中显现。
  • 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经销商库存系数一度突破2.1的警戒线,价格战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
  • 共享出行分流:滴滴等平台当年新增注册司机超200万,部分首购人群转向“轻拥有”模式。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全拆解:钱到底怎么领?

补贴标准的三级跳

2017年补贴政策采用“里程+能耗”双指标,纯电动乘用车按续驶里程分档补贴:

  1. 100≤R<150km:2万元/辆(较2016年下调20%)
  2. 150≤R<250km:3.6万元/辆(下调幅度最大达28%)
  3. R≥250km:4.4万元/辆(维持不变,鼓励长续航)

插混车型(含增程式)统一补贴2.4万元,但需满足纯电续航≥50km的硬门槛。

地补的“隐形门槛”

除国补外,地方补贴不得超过中央50%(即1:0.5上限)。例如深圳对纯电动客车额外补贴30万元/辆,但要求企业本地采购电池占比≥50%,变相推动产业链落地。


车企的生死博弈:谁在裸泳?

传统豪强的“油改电”困局

某德系品牌将燃油平台改造成电动车,因电池布局不合理导致地台升高80mm,后排乘坐体验被自媒体痛批“像坐板凳”。2017年其新能源车型销量不足3000辆,仅占品牌总销量0.7%。

新势力的“代工突围”

蔚来通过江淮代工+自建工厂双轨制,规避生产资质难题;小鹏选择海马代工,但坚持自建肇庆工厂以掌控核心工艺。2017年新势力交付量虽未破万,但资本估值已超部分传统车企。

2017年汽车销量为何下滑_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消费者心理账本:补贴退坡前夜如何选车?

“2018年补贴再退坡40%”的传闻在2017年四季度发酵,引发抢购潮。北京某比亚迪4S店数据显示,12月秦EV订单量环比增长300%,但退订率也高达25%——部分用户担忧“刚提车就贬值”。

精明的买家开始计算:
国补+地补总额≥车价30%的车型才值得出手,否则不如等2018年电池成本下降后的新品。


产业链暗战:电池企业的“三元锂”豪赌

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量36.4GWh,其中三元锂电池占比首次突破45%(2016年仅22%)。宁德时代凭借811高镍电池技术拿下宝马订单,而坚持磷酸铁锂的比亚迪被迫调整技术路线。

但能量密度提升带来副作用:
某品牌车型为冲击140Wh/kg补贴系数,将电池包能量密度推高至160Wh/kg,结果冬季续航衰减达35%,引发首批车主集体维权。


政策后遗症:2017年的伏笔如何影响今天?

当年“双积分”政策延迟至2019年实施,导致部分车企放松新能源研发。2018年政策突然落地时,某美系品牌因积分缺口被迫向特斯拉购买积分,单分交易价高达3000元/分,直接吞噬全年利润。

2017年汽车销量为何下滑_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2017年坚持投入的车企尝到甜头:北汽新能源凭借EC系列微型车,2018年积分达标后反而通过出售积分获利超12亿元。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