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餐外卖推广越来越难?
平台抽佣高、同质化严重、流量红利见顶,是压在中小中餐商家头上的三座大山。很多老板把“烧钱买排名”当成唯一手段,结果ROI越跑越低。真正的问题不是流量贵,而是流量来了留不住。

中餐外卖推广的三条低成本路径
1. 抖音同城+达人探店:用“烟火气”换精准曝光
抖音本地生活日活已破4亿,算法会把3公里内的餐饮内容优先推给潜在食客。
- 拍摄15秒“锅气”视频:热油爆香、颠勺、撒葱花,完播率提升40%
- 找粉丝1-5万的区域美食号,单条探店成本300-800元,带来200-600单转化
- 评论区置顶“到店报暗号送饮料”,把线上流量锁进私域
2. 企业微信社群:把外卖用户变成“邻居”
平台用户买完即走,但社群能把一次性消费变成长期关系。
- 每单外卖放一张“扫码进群领5元红包”卡片,进群率可达18%
- 每天下午4点发“今日限量菜”接龙,利用稀缺性刺激下单
- 设置“周三会员日”,凭社群记录享8.8折,复购周期缩短至3天
3. 美团“神抢手”活动:用爆品打穿价格带
平台流量虽然贵,但活动位=免费曝光。
操作步骤:
① 选门店销量TOP3的菜品做半价套餐(如宫保鸡丁+米饭)

② 设置每日限量50份,制造抢购氛围
③ 引导五星好评返3元券,把活动流量沉淀为店铺权重
中餐店如何提升复购率?
复购的本质:让用户“记住味道”而不是“记住优惠”
很多老板陷入“发券-流失-再发券”的恶性循环。真正的高复购来自味觉记忆+情感连接。
打造“味觉锚点”的三个细节
- 固定一道“隐藏菜”:每月只卖3天,老客会主动追问“这个月有没有脆皮大肠?”
- 外卖包装留味:在餐盒盖内侧贴一片八角桂皮,打开瞬间香气扑鼻,记忆点提升70%
- 口味分级制:微辣/中辣/爆辣用不同颜色标签,用户下次直接说“要红色标签的”,降低决策成本
用“情绪价值”对抗价格敏感
当隔壁店打9折时,你可以:
① 在雨天随餐送一张手写卡片:“今天淋雨了吧?热汤免费加”

② 给连续下单7天的用户寄一双定制筷子,刻上“第X次投喂”
③ 建立“深夜食堂”群,23:00-1:00营业,专供加班族,形成场景独占
数据验证:哪些动作真正有效?
案例1:成都某川菜馆
三个月只做两件事:
- 抖音投放2000元区域达人,带来1.2万曝光,转化486单
- 企业微信社群留存用户中,38%在30天内复购3次以上
结果:外卖月销从800单涨到3400单,推广成本占比从22%降到9%
案例2:广州某煲仔饭店
用“隐藏菜”策略:
- 每月15号限量100份“腊味三拼”,老客到店率提升65%
- 美团评分从4.2涨到4.7,关键词“腊味”搜索排名升至商圈第2
常见误区答疑
Q:小预算能不能做抖音?
A:可以。用手机拍“出锅15秒”+“顾客吃第一口表情”,投DOU+选“附近6公里”,50元能带来5000次播放,比平台竞价便宜10倍。
Q:社群没人说话怎么办?
A:每天固定发“厨房直播截图”+“今日食材到货照”,用真实感代替营销话术。用户会主动问“今天的排骨新鲜吗?”
Q:复购率多少算健康?
A:外卖行业均值是25%,中餐做到35%以上才有利润。关键看30天复购频次:2次以上占比超过20%即达标。
未来趋势:中餐外卖的“体验升级”
当所有店都在卷价格时,体验差异化会成为新壁垒。
- 可加热铝箔包装:解决“送到变凉”痛点,复购率提升22%
- AR菜单:扫码看菜品3D模型,下单转化率提高18%
- “厨师直播做菜”:用户点单后实时观看制作过程,差评率下降40%
记住:中餐外卖的终局不是卖饭,是卖“30分钟的确定性幸福”。谁能把这句话落地,谁就能在下一轮洗牌中活下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