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陶瓷有哪些种类_特种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新网编辑 10 0

特种陶瓷到底指什么?

在工业界,**特种陶瓷**并非日用瓷器的升级版,而是一类以高纯人工合成无机非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精确控制微观结构而获得电、磁、光、热、机械等特定性能的**高技术陶瓷**。它区别于传统陶瓷的核心在于:原料纯度≥99.9%、晶粒尺寸可控制在微米甚至纳米级、性能可设计。

特种陶瓷有哪些种类_特种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种陶瓷有哪些种类?

为了便于选型,业内通常按**功能**与**化学体系**交叉分类:

按功能划分

  • 结构陶瓷:追求高硬度、高耐磨、耐高温,如氮化硅轴承球、碳化硅喷嘴。
  • 功能陶瓷:突出电、磁、光特性,如氧化锆氧传感器、钛酸钡PTC热敏电阻。
  • 生物陶瓷:强调生物相容性,如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氧化铝牙冠。

按化学体系划分

  1. 氧化物系:Al₂O₃、ZrO₂、MgO,优点是抗氧化、易烧结。
  2. 非氧化物系:Si₃N₄、SiC、AlN,优点是高温强度高,但烧结助剂体系复杂。
  3. 复合陶瓷:ZTA(氧化锆增韧氧化铝)、Si₃N₄-SiC,兼顾高韧性与高导热。

特种陶瓷生产工艺流程分几步?

从粉末到零件,需经历**“粉→形→烧→精”**四大阶段,每一步都决定最终性能。

第一步:粉体制备——纯度与粒径的较量

问:为什么同样的配方,不同厂家的粉体烧结密度差3%?
答:**杂质含量与颗粒形貌**决定烧结活性。高纯粉体通常采用:

  • 共沉淀法:获得纳米级、球形颗粒,流动性好。
  • 溶胶-凝胶法:分子级均匀混合,适合多组分体系。
  • 碳热还原法:制备Si₃N₄、SiC等非氧化物,需控制氮化/碳化温度梯度。

第二步:成型——把粉末变成生坯

常见工艺对比:

工艺密度复杂形状成本
干压55-60%
等静压65-70%中等
注射成型60-65%
流延成型55%薄片

对于超薄氧化锆手机背板,流延成型可将厚度控制在0.3 mm以内,烧结后翘曲≤0.05 mm。

特种陶瓷有哪些种类_特种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烧结——让原子“长”成晶粒

问:常压烧结与热等静压(HIP)差在哪?
答:常压烧结靠**表面能降低**驱动致密,但闭口气孔难消除;HIP在200 MPa氩气中二次烧结,**致密度可达99.9%**,适合航空叶片用Si₃N₄。

  • 无压烧结:加入Y₂O₃-Al₂O₃助剂,ZrO₂相对密度≥98%。
  • 反应烧结:Si粉坯体渗氮,尺寸精度±0.1%,但残留Si影响高温强度。
  • SPS放电等离子烧结:脉冲电流快速加热,10分钟完成致密化,抑制晶粒长大。

第四步:精密加工——把毛坯做成零件

由于陶瓷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传统车铣无法胜任,需:

  1. 金刚石砂轮磨削:表面粗糙度Ra 0.1 μm,但效率低。
  2. 激光切割:适合氧化锆牙科冠,切缝宽度0.02 mm。
  3. 超声辅助加工:降低Si₃N₄崩边率50%。

如何根据应用场景选型?

自问:半导体设备用陶瓷加热器,该选哪种材料?
自答:需同时满足**高导热、绝缘、耐腐蚀**,AlN导热率≥180 W/(m·K),且介电常数低,是首选。

典型场景对照表
  • 轴承球:氮化硅,密度3.2 g/cm³,比钢轻60%,转速提升30%。
  • 防弹片:碳化硼,硬度HV 30 GPa,厚度仅为氧化铝的1/2。
  • 燃料电池电解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工作温度800 ℃,氧离子电导率0.1 S/cm。

未来工艺趋势:绿色与增材制造

随着碳中和压力,**水基流延**、**无烧结结合剂喷射3D打印**成为研发热点。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已用LCM光固化技术打印Si₃N₄涡轮叶片,烧结后抗弯强度达900 MPa,与传统等静压持平,却减少材料浪费70%。

特种陶瓷的边界仍在扩展,从5G滤波器到核聚变第一壁,每一次工艺突破都在重新定义“不可能”。

特种陶瓷有哪些种类_特种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